图文:8680万缓解新小区孩子“上学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05:55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图文:8680万缓解新小区孩子“上学难”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图为:就近入学是每个孩子的愿望 见习记者许少峰摄

  本报记者李樵 通讯员柯峤

  “楼房拔地起,学校在哪里?”这是本报2005年一篇有关新建小区孩子上学难报道的标题。记者昨从武汉市教育局获悉:为了缓解新建小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该市、区教育部门将下拨8680万元基础教育设施配套补助,新建、扩建9所中小学。

  这9所学校主要建在城乡接合部,它们是:江岸区东立国际小学、江汉区金色雅园学校、汉阳赫山中学、赫山小学、硚口韩家墩小学、武昌沙湖嘴小学、杨园学校、洪山红庙学校、鲁巷中学。其中,前4所小学为新建学校,均设在新小区内,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近入学。

  新小区的学校到底有多缺?该如何缓解这一难题?记者昨就此进行了采访。

  现状新小区奇缺配套学校孩子很难就近入学

  近年来,武汉市城乡接合部新建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当人们兴高采烈地搬进新家后,才发现小区附近根本没有学校,孩子要上学,只能到城区学校。

  来自武汉市教育局的消息称,除百步亭、常青花园等少数小区外,其他不少地区的新住宅区,都很少配建中小学。随着居民陆续入住,孩子“上学难”愈演愈烈。

  由于所在的新小区没有对口学校,小孩就必须到较远的学校就读,不仅要交纳借读费,还要在路上花费不少时间,家长对此颇有微词。

  据武汉市教育局统计,去年,该市有600多万平方米的新建住宅缺少配套学校。其中问题最突出的,集中于汉口火车站站北地区,江岸后湖地区,东西湖金山大道、武昌友谊大道沿线等地区。

  原因开发商钻政策漏洞只建高楼不建学校

  据介绍,1999年,武汉市政府出台129号文件规定:凡成片兴建住宅小区、建设规模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开发商应按照新增住宅量配套建设教育设施。如果不愿配建教育设施,可缴纳一定的教育设施配套费,委托教育部门代建。

  但是,该政策弹性较大,很难保证学校配建到位。

  新建小区在报批时,需要区教育局、中小学等“教育部门”盖章。一些开发商便与现有的中小学校达成共建协议,向学校赞助一笔钱(比文件规定的配套费低得多),由学校承诺接受小区的孩子读书,然后取得教育主管部门的盖章。很多新建小区在通过报批手续后,根本不建中小学,学生也很难进入这些“共建学校”读书。

  此外,一些开发商在报批过程中化整为零,将小区分成二期和三期建设,每期都不超过3万平方米,从而规避建校和缴费。还有一些开发商在“教育设施”上打主意,他们在配建学校时,不是新建中小学,而是建幼儿园。

  对策市区分摊学校建设经费新小区有望告别“上学难”

  “新小区的孩子上学难”引起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2005年,该市制定了新的教育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方案。武汉市教育局有关人士称,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其建设经费采取市、区4∶6的比例分摊,经调查摸底,对中心城区已具备开工条件、且急需建设的学校,下达经费补助。

  据介绍,此次武汉市新建的4所学校中,部分学校已通过论证,即将开工建设。教育界有关人士说,随着新、扩建学校的投入使用,新建小区孩子有望告别“上学难”。

爱问(iAsk.com)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