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陕西"弦板腔"沉寂多年重焕生机 祈盼"破茧成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2日01:06 中国新闻网
陕西弦板腔是自宋以来的古老剧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图为第十四届杨凌农高会举办期间,陕西省咸阳市人民剧团弦板团在农科城连演十天的盛况,台上演员为团长税小玲。作者:冽玮
弦板腔演出主要流动于乡村,条件艰苦。图为篷布搭制的简易后台,服饰以及头面随时可以打包。作者:冽玮 中新网西安12月1日电 题:祈盼破茧成蝶的陕西“弦板腔” 记者 冽玮 弦板腔里觅民风,《紫金簪》外话“小玲”。近一年来,在广袤的陕西关中平原的简易舞台上,古音阵阵,舞影翩翩,相去二三里,村村扶老携幼围坐台前,重新欣赏沉寂多年的“弦板腔”。陕西省咸阳市人民剧团弦板团团长税小玲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古老的弦板腔,终于重焕生机了!” 记者近日在陕西杨凌农科城采访时看到,一座巨型大篷车式的流动舞台,堂而皇之盘踞于小城的市中心,太阳尚未下山, 有许多性急的观众早早拿了小凳来占座位。街头巷尾,韵味悠长而又乡土气息浓厚的“弦板腔”声随处可闻。曾一度销声匿迹的陕西弦板腔,重放光彩,再现三秦大地,难怪艺人们激动如是。 弦板腔,自宋以来一直以皮影戏演唱形式在民间世代传承。过去关中农村一般农闲结社,过节和过年欢庆。求神祈雨,乡间庙会或祝寿祭奠等活动时,大多都演唱板板腔(弦板腔)影戏,在民间久演不衰。不断向艺术化发展。但在中国古代,官方文化机制薄弱,造成歧视民人俗文化,民间很少有人专司记载,因此,除留传有少量的剧本外,音乐表演等方面文献资料相当匮乏。 戏是老戏,调是老调,节日图个喜庆,社火里渲染气氛,丰年时锦上添花,便是“弦板腔”的功用。据老艺人郝振安(已故)回忆,从民国初到上实际五十年代,逢年过节,弦板腔所到之处,板弦竞奏,雅曲高歌,余音袅袅,老少妇孺,如蚁如织,兴高采烈,不亦乐乎。 当地有句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老百姓对弦板腔百看不厌、百演不厌的情形:“封神榜上留千年,永不了结三国案;世世代代西游记,长生不老武则天。 据了解,该剧种内容及形式具有大众化和娱乐性的特点,一方面名演员税小玲演唱高寄玉“哭簪”等唱段录音带,至今在乾县城乡久放不衰:“紫金簪本是金丝扭……”另一方面,基本的乐器简单,仅为弦和板子,节奏明快,悦耳悠扬,在家庭小院、村头街尾、田间地边,老两口可以“对唱”;小两口可以“偷唱”;姑娘相中如意郎君,更想唱个《槐荫媒》 税小玲告诉记者,一九七九年,改编后重新排演的弦板腔古典剧《紫金簪》,由她担任主演,每每演出,场场爆满,曾被陕西省文化局列为“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剧目。然而,由于遭受现代化进程中强势文化如电视剧、电影、光盘等的激烈冲击,曾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原生态“弦板腔”出现生存危机。更让人忧虑地是随着流行音乐、舞蹈的风靡、盛行,能真正用古调雅音演唱“弦板腔”的人越来越少,能歌善舞者更为罕见。 为了抢救、保护这一文化奇葩,二00六年一月,税小玲辞掉咸阳市人民剧团副团长的职务,牵头成立了咸阳市人民剧团弦板团。剧团目前有演员四十多人,每月最高工资千余元,最低只有五百元。他们苦练基本功,向老艺人请教唱奏功夫,并搜集曲词,进行重新挖掘、整理和抢救。二00六年五月,弦板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访中,记者发现,一批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成为支撑“弦板腔”生存下去的最好理由。一个名叫王峰的演员长期跪着练习武打动作,引发膝盖积水;而相貌清丽的女孩子李秀因弹拨弦子而手指伤痕累累,她说她喜欢弦板腔艺术,她会一直坚持练下去。 此间有专家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存在于社会强势主流文化的边缘,在中国各民族发展历史中植根最深、影响最广,是民族情感的寄托,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体现。面对激荡的现代化进程,人们有责任保留住民族的记忆,守护精神家园。想方设法让下一代人,在融入现代社会中,不要忘记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