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艾滋病疫苗 第一批志愿者接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2日07: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国产艾滋病疫苗第一批志愿者接种
国产艾滋病疫苗第一批志愿者接种
据新华社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联合研制的DNA—天坛痘苗复合型艾滋病疫苗1日开始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第一组志愿者的疫苗接种。这意味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疫苗开始进行Ⅰ期临床试验。

  疫苗载体非常安全重组疫苗质量合格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介绍,该艾滋病疫苗包括DNA疫苗及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两个组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疫苗的免疫原选自我国流行最广的HIV毒株CRF-07,包括gag、pol、env和nef四个基因。疫苗的载体选用天坛株痘苗病毒,是因为该痘苗病毒曾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天花疫苗,安全性已得到了数亿人群应用的充分验证。这一重组艾滋病疫苗已通过有关方面的严格鉴定,质量合格,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Ⅰ期临床试验。如果疫苗Ⅰ期临床试验成功,科研人员还将进行Ⅱ期和Ⅲ期的长期研究。

  能让动物引起免疫反应临床试验处于潮流前沿

  这一疫苗研发获得了国家863计划课题及欧盟有关项目的资助。据介绍,国际上艾滋病疫苗研究已有二十余载,虽然耗巨资进行了此类疫苗的100多次临床试验,但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问世,两项已完成Ⅲ期的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

  截至目前,国际上宣布失败的艾滋病疫苗均为蛋白疫苗或非复制型载体疫苗,属于死疫苗。而我国科研人员此次进行临床试验的是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属于活疫苗,能在动物上引起很强的免疫反应。

  专家表示,目前国际艾滋病疫苗界正出现从非复制型载体向复制型载体转变的趋势。我国正在进行的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正处于这一潮流的前沿,是当前唯一正在进行的复制型载体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

  4年女记者镜头记录“艾滋灯塔”

  资中一女记者拍下6000分钟音像素材,记录公民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顽强的生活

  2003年8月1日,作为资中电视台的记者,刘艳平刚刚履行完县非典办专职记者的任务,台里又要求她赶赴公民镇盐棚子村,村里将有一场特殊的婚礼。这是一场后来备受国人瞩目的婚礼,因为新郎新娘都是HIV感染者。从那时起至今4年时间里,刘艳平利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对公民镇早年因卖血而感染上HIV的群体,进行了记录。在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面对自己拍下的6000分钟音像素材,刘艳平觉得,这是人类同艾滋病作斗争的历史见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愈显珍贵。

  2003年,在中英项目的大力推动下,小镇的艾滋生态得以改变,另一方面,主要由感染者组成的“艾滋剧团”,相继在成都、北京的公演。当年12月1日,成都艺术中心娇子音乐厅内,当其他记者涌向演出前台时,刘艳平却悄悄退到了幕后。她看到即将登台的感染者们,面对着化妆镜,仔仔细细地修饰自己。这让刘艳平当即萌发出了制作一个短片的想法,表达感染者们“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态度。

  2005年,刘艳平曾将自己的记录搁置过一段时间。一天,一位艾滋病感染者的健康的妻子对刘艳平说,她怀孕了,并决定生下孩子。突来的消息,让刘艳平陷入了思考:她现在已被感染了吗?孩子有可能通过母婴传播吗?孩子的将来会怎样?他们有权利把孩子置于一段不堪的命运吗?这些问题让刘艳平惶恐不已。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刘艳平开始“逃避”着公民镇。

  幸运的是,孩子生下后是健康的,这让刘艳平感到很高兴。她也终究坚持了下来。

  四年里,感染者林腾全让刘艳平印象特别深刻。面对刘艳平的镜头,林腾全说,“得了我们这个病其实也没什么,(生命)就像坐公共汽车,有的人坐到终点才下车,但是有的人在中途就下车了……”林腾全这番话让刘艳平很震惊,她觉得这样的表述出现在文化程度不高的林腾全口里,有如神助。令刘艳平遗憾的是,2004年,林腾全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不断有艾滋病感染者悄无声息地离开这个世界时,刘艳平开始懂得自己的记录更深层次的意义,因为有些镜头,一旦错过将永远不再重现。刘艳平相信,自己纪录片“结局将很光明,这不仅因为当前在艾滋病防控上的资中模式,已被誉为了‘全球人类同艾滋病作斗争的灯塔’,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这一问题,并积极地做出努力”。在刘艳平看来,正是不断涌出的爱心人士,让她能继续扛起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下去。 文/图张柄尧记者高冰洁

  成都“红丝带”飘进高校

  昨日上午,成都中医药大学高新校区学校广场上,在4个悬挂 “关注女性,抗击艾滋”、“拒绝毒品,远离艾滋”、“咨询检测,预防艾滋”、“关爱病人,消除歧视”条幅的大型气球中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的主题标语格外醒目。这是成都市红十字会与 “防艾”办共同主办的“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参与现场宣传的还有电子科大、川师大、西南民大等多所学校的同学。

  “安全套已经不新鲜了。”对学生们而言,代表“morecare,moresmile”(更多关爱,更多微笑)的红丝带等新颖方式则受到了学生们的青睐。在现场,志愿者们身穿印有“红丝带”的衣服,引导前来观看的同学们,到“红丝带”主题宣传展板上签名(左图)。 记者秦勤徐洁莹

  陕西“艾滋妈妈”生下女婴

  在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陕西一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在家人和医疗工作者的百般关爱和呵护中顺利产下一女婴。

  11月30日8时,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妇产科内,妇产科主任尹国武和副教授杨华光正忙着为一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接生。原计划通过择机剖腹产面世的婴儿,却在世界艾滋病宣传日来临的前一天降生。这名25岁的产妇在怀孕9个月的时候被查出感染艾滋病毒,感染途径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据专家介绍,如果从怀孕前期就开始接受相关治疗,孩子被感染的可能性会降到10%左右,若没有接受相关的治疗,被感染的可能性则高达60%。 据新华社

  上海娱乐场所发安全套

  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1月30日宣布,力争“十一五”期间做到安全套发放100%进娱乐场所和企业。

  据统计,上海2007年全市安全套使用比例为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全上海已有18806个遍布街头的公共场所的安全套免费发放点。在1万多家娱乐场所中,设有免费发放点2549个。今年上海已免费发放安全套4280万只。欣华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