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促团建的有益探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07:2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孙晔

  问:第三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明天即将开幕。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目前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所取得的成效?

  答:青工技能振兴计划自2004年启动实施以来,各地区、行业、企业团组织积极争取劳动保障等部门的支持,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效服务了青工成长成才的需求,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技能人才。各地各企业针对青工特点,不断强化培养措施,探索出了“双证”培训、“学分制”培训、校企合作培训、青工网上技校培训等方式,有效提高了青工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着眼于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以技能培训为基础,在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每个环节都培育了相应的工作项目,如“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青年职业技能鉴定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评选等等,形成了协同推进的工作态势。另一方面,密切了企业团组织与青年的联系,促进了企业团的建设。探索符合企业发展需要、适合青工特点的活动载体,是增强企业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关键所在。由于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具有“量化、通用、受益面广”的优势,得到了青工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促进了团组织与青年的密切联系和良性互动,为企业团组织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平台。

  问:您谈到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在服务青年、促进企业团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在扩大活动覆盖面、联系更多青年等方面有何新的考虑?

  答:目前,我们实施该项计划更多地还是针对国企青工这个群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年涌向城市务工,如何提升广大进城务工青年的技能水平,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真正扩大团组织对进城务工青年的有效覆盖,是我们今后应该关注的重点。

  在深化青工技能振兴计划过程中,一是要拓展工作领域。要抓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在国有企业的深化和拓展,又要把更多精力投向非公有制企业,实现青工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在各类企业中的协调发展。二是要拓宽工作对象。既要帮助国企青工提高自身职业竞争力,又要加强进城务工青年的技能训练,帮助他们尽快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形成与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是要整合工作资源。要在充分利用团内教育培训阵地的基础上,依托企业职工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建立一批青年技能实训基地和鉴定站(所),实现工作阵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要在依托传统职业教育网络的基础上,积极应用各种先进手段,依托网上青年技能培训学校等虚拟阵地,开展远程培训等工作。

  问:既然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是促进企业团建的重要载体,您认为如何继续深入推进这项计划,才能更加有效地联系和凝聚企业的青工?

  答: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已经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载体和一套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站在这样一个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该项活动,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创新工作载体。要全面推广技能培训“学分制”工作。技能培训“学分制”有效促进了青工参与培训、竞赛等方面成绩与职业资格鉴定的有效衔接,提高了青工学习技能的积极性,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要扩大“青年技能服务卡”的试点范围,通过在青工中广泛发放“青年技能服务卡”,增进团组织与青年职工的联系和互动。我们将不断完善服务卡的功能,扩大试点范围,逐步使“青年技能服务卡”成为推进计划的重要载体。

  其次,要用足用好政策。各地区、行业和企业团组织要继续积极争取劳动保障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争取更多有利于青工成长发展的政策。比如,对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奖的选手破格晋升技术等级、使面向青年的专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经常化等等。同时,还要用足用好争取来的政策。我们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支持下,规定在“振兴杯”大赛中获各职业(工种)前五名的选手,晋升为技师或高级技师,企业团组织要帮助获奖选手落实应得的荣誉和奖励,同时还要积极争取企业党政领导的支持,制定配套的奖励措施。

  再次,要加强跟踪服务。这几年,我们通过实施计划,培养出了不少青年技能人才,但在跟踪服务方面还存在差距。要把“青年技能人才库”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使培养出来的青年技能人才、选树的青年技能人才典型入库,发挥企业团组织在举荐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问:众所周知,团的活动与团的建设是相互促进的,您刚刚谈到了许多活动促团建的问题,能否谈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团组织的自身建设,以推动计划的深入实施?

  答: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是企业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根本保障。要切实克服“重活动轻建设”的倾向,以活动促建设,以建设保障活动。要坚持党建带团建,认真学习借鉴基层党组织立足实际创造的新鲜经验和成功做法,努力把企业团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是要不断巩固国有企业团建成果。以贯彻落实团中央、中组部、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意见》为契机,推进企业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团建新模式,使企业团组织在企业改革中切实得到积极调整、巩固和加强。

  二是要切实加强非公企业团的建设。非公企业团建是企业团建的薄弱环节。要积极探索与非公企业运作模式、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团建方式和途径,正确处理建团与团建的关系,要把团组织建起来,还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可以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园区、保税区)等企业集聚的区域,进一步探索完善联合建团、依托建团、产业建团多种建团方式,实现灵活设置、有效覆盖。

  三是要依托行业协会加强行业企业团的建设。要积极争取行业协会的支持,加强行业企业团建工作的力度,利用钢铁、港口、汽车、重工业等行业共青团工作年会和工作联席会这些有效的工作平台,通过研讨工作、交流经验等方式,促进行业企业团的建设,形成行业企业团建工作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四是要推动区域共建,实现优势互补。鼓励企业团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团的建设,积极为社区团组织开展工作整合资源、创造条件,与社区团组织共同抓好流动团员和进城务工青年的联系和管理。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