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改试验须先过三道“思想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06:49 长江商报

  专家解读武汉城市圈获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大要素

  武汉城市圈是申报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此次为何能和长株潭共同获批?而进行综合配套改革,从哪里着手?昨日,湖北省社科院学术顾问陈文科认为,具备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型资源基础,解决城市群发展问题,缩短中部与东部差距是获批的关键。而要进行改革创新,必先打破对传统计划经济观念、小农思想和官本位思想的束缚。

  三大要素是成功获批基础

  湖北省社科院学术顾问陈文科分析,东部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已遇到污染严重、资源匮乏等问题困扰。中部相对东部而言,还是一块净土。尤其湖北具有“千湖之省”的称号,水资源、土地资源、电力资源十分丰富。他说,武汉、长沙两个城市群先天具备资源丰富、污染少的前提和基础,是试点改革的最佳选择。

  同时,获批的两个试验区都是城市群。“这将有利于探索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陈文科表示,武汉城市圈,只有武汉独大,其他城市过于弱小。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可以探索一条“城市带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最后一个因素,陈文科分析认为,中国经济一个主撑点就是长江流域。在长江下游,东部的上海、江、浙等省市,在政策的支持下,已经遥遥领先于湖北,在长江上游,成都、重庆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和城乡一体化改革,唯独长江中游缺乏改革和发展战略支持。

  中部要崛起,必须要在长江中游省份给予支持。他认为,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一旦成功,将带动整个长江中游经济发展,从而使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得到协调平稳发展。

  改革必先过三大思想坎

  武汉城市圈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就要靠自主创新。在谈到如何创新时,陈文科表示,改革要想成功,首先在思想上要做到三个突破。

  陈文科分析,长期以来,湖北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三个思想束缚,即传统计划经济观念浓厚,传统小农思想浓厚,官本位思想重。要想改革成功,首先要在这三个思想观念上有所突破。

  他说,多年来,湖北在经济发展中,传统计划经济等、靠、要的观念影响还较深,在严重制约湖北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同时,这种守旧的观念与此次综合配套改革精神也是相违背的。湖北的小农经济思想也很突出。陈文科说,这主要体现在小富即安,缺乏创业精神上。最为典型的是,湖北没有外省那样的龙头型民营企业。汉正街富裕的第一代人,最终没能成为像温州人一样的大老板、大企业家。

  “官本位在部分人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这与创新更是格格不入。”陈文科认为,要创新必须树立企业家思想,进行大胆探索、改革。

  “小改小进,大改大进,不改则退。”他说,此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申请成功将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会给湖北、武汉城市圈政府公务员、企业家、商人来一次集体大洗脑。转变思想观念是其他具体改革能否成功的前提,也是综合配套改革首先要解决的“三道坎”。

  另外,陈文科说,在打破三道思想枷锁束缚后,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域体制束缚。

  本报记者 雷闯

  市政府参事支招金融改革创新

  积极争取设立中部银行

  本报讯(记者 郭婷婷 通讯员 陈汉彪) 武汉市的综合配套改革能否取得成功?金融改革创新是关键。昨日,武汉市政府参事、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宗成提出金融改革三点建议。

  组建金融控股集团

  张宗成说,试验区的金融改革,可以试点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比如组建服务于武汉建设的金融控股集团。张宗成称,武汉金融控股集团的完善显得较为迫切。

  张宗成建议,可以尝试以武汉的两个开发区管委会为发起人,成立金融投资公司,然后通过A股市场募集资金,投资对象仅限于具有投资价值,但囿于其规模较小,获得银行贷款难度较大的公司。如果这种模式能够成功,可以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对全国层面的金融改革将起到借鉴作用。

  另外,还可以与国家相关部委探讨对武汉可能的投行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如对武汉众多的拟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项目(IPO)优先照顾、先行发行上市。

  放宽地区企业债券发行条件

  张宗成说,目前武汉的股市直接融资额较少,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也处于弱势,不能为武汉地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他认为,一是健全直接融资渠道,要以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快资产证券化试点。二是鉴于武汉地区三资企业比重大、规模大,应试点合资企业上市。三是应适当放宽地区企业的企业债发行条件。四是做大做强现有上市公司,并通过收购等手段,提高其再融资能力。

  发挥全国经济网络节点作用

  张宗成说,胡锦涛总书记来湖北视察时明确提出,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因此,应积极争取在设立中部银行的同时,充分发挥武汉在全国经济网络的节点作用。

  张宗成说:“建设中部银行,可以承接东西,连接南北,沟通中外,使资金在这里汇集、交融和扩散,成为世界经济和沿海经济进入中部的入口,以及中部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沿。”

  ■观察

  长株潭获批试验区 长沙媒体三缄其口

  本报讯(特派记者 罗道海 尤义)与武汉不一样,当武汉所有本地媒体大篇幅报道武汉城市圈获批国家级试验区时,长沙却显得静悄悄——不见当地媒体的报道,官方也是三缄其口。

  记者仅从12月8日的《潇湘晨报》获知这一消息,且这则《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级试验区》的消息还是转载本报的报道,其中提到长沙今年GDP预计首破2000亿元。

  有确切消息称,湖南省有关方面正在北京等候批文,湖南上下满怀期望。

  长沙城静悄悄

  昨日,在长沙市韶山北路一个售报亭,很多人在购买报纸。记者当即询问路人,是否知晓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级试验区一事,多数人对此相当感兴趣,但同时也称当地媒体的相关报道很少。

  在五一大道的一家酒店里,几名来自湖南常德的市民正在翻看几份报纸。据称,他们从电视上得知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级试验区,因此想找报纸来详细了解一下。但是,昨日长沙本地报纸对“国家级试验区”一事只字未提,这让他们相当失望。

  湖南官方低调应对

  “我们也听说了,但是还没有拿到批文,现在还不好说。”昨日上午,在湖南省发改委办公楼前,一位受访官员表示无奈。

  随后,记者致电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获批一事都听说了,但是他们要等待湖南省委的进一步通知。

  其实,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已经进行了多年,每个湖南人对这个概念都极为熟识。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会长张萍就是其中之一。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已经78岁的张萍,电话那头张老的声音听起来很高兴:“我们努力了20多年,现在终于盼到了这个机会,我看到了湖南未来发展的大机遇。”

  与武汉城市圈领导办公室一样,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已成立多年,一直在研究和探讨长沙、湘潭、株洲三城之间的协调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也早在4年前实施。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