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展厅规模扩大十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21:02 中国新闻网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展厅规模扩大十倍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基本完成,正在加紧新馆布展工作,将于十二月十三日悼念南京大屠杀三十万同胞遇难七十周年之际对外开放。中新社发 朱晓颖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南京十二月十一日电(记者王国安)收藏南京大屠杀史料最多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即将竣工开放,该馆馆长朱成山今天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馆的布展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展出规模扩大十多倍,展出文物史料多达三千余件。

  该纪念馆原来展厅只有八百多平方米,此次扩建后,新旧展厅的总展览面积达到九千八百平方米。

  据介绍,新馆陈列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指导思想,强调以史实说话。基本陈列“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得到扩展,还新增两个小型专题展览:“胜利一九四五”及“‘万人坑’遇难同胞遗骸展览”。

  朱成山表示,新馆陈列突出实证性和客观性,通过人证、物证、书证、档案史料、幸存者和亲历者证言等,为历史真相作证。而在陈列的选题、选材、文字介绍等方面,则力求客观平实。

  国际性也是新馆陈列的一大特点。 朱成山介绍,美、日、德、俄、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对展出内容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陈列的文字介绍以及相关服务标志采用中、英、日三种语言表述,展览内容运用国际习惯的用语表达,馆内还设立了国际性学术交流场所。同时,在陈列的方式和手段上也进行了创新,彰显特色。

  朱成山说,展览中不仅有南京大屠杀史实,也有中日关系以及和平发展等相关内容,展览还引用了德国人约翰·拉贝“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记”以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等话语,并放大显示在展厅的展板上,引导观众正确看待历史。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