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项重要成果 成都贡献了3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04:4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在昨日召开的全国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首次发布《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中期评估报告》,对27个试点城市的就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报告显示,在取得的5个方面的重要成果中,成都贡献了3项实践与探索。 在一年的工作中,各试点城市不断探索制度创新,取得了重要成果。《报告》指出,试点城市基本建立了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制度,统筹规划和管理城乡就业工作;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转移就业提供了有效服务;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升职业技能提供了有效服务;初步完善了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初步探索完善了社会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 “试点工作探索了如何合理确定各级政府的职能和各级财政的责任,如何完善政府管理体制,以及如何实行统筹就业的梯次推进等问题。具体问题还涉及到户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教育问题、居住问题、土地问题等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诸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记者从会上及报告中了解到,试点工作的一大收获就是摸清了城乡劳动力资源底数,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信息库,并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年龄、文化、技能、就业、收入等情况进行了结构分类分析。同时,还探索了建立与城乡统筹就业相适应的多层次、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此外,试点还探索了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制度,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工伤、医疗、女工生育、养老保障等。 新闻亮点 成都的3项重要贡献 1、基本建立了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制度,统筹规划和管理城乡就业工作。 成都通过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建立以完善积极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援助、服务到人头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的促进就业体系。在劳动力资源调查基础上,实行了就业实名制管理。按属地原则,依靠街道(乡镇),通过入户对全市城乡适龄劳动力就业、失业、培训、社保等情况进行调查,建立起城乡劳动力资源基本信息数据库。除开展入户人力资源调查外,还开展了企业调查,建立所有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和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季度检查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促进用人单位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全员办理社会保险、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等。 2、初步完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 成都全面推行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向农村延伸成四级监察网络。以街道(乡镇)为基础,以网格为单位,对全市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每个网络落实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并发挥劳动保障协理员作用,对网格内的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动态监察和信息采集。从2006年到今年,成都完成了全市国有、外资、私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信息采集,建成了全市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将采集的信息输入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网并进行网上监察,形成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机制,从而帮助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创造了稳定的就业环境,吸纳了更多的城乡劳动力稳定就业。 3、初步探索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 成都完善了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办法,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工伤、医疗、女工生育、养老保障,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2004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新征地农转非人员,由征地部门在征地时为其办理社保手续,并一次性为征地农转非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纳入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按照“广覆盖、低费率、可转移”、“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模式,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婷婷 摄影 张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