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了一句承诺他照顾同学父母22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09:19 新安晚报
他给同学一个诺言 吴科学,身体壮实,寡言少语。今年43岁的他在泾县客运公司工作。22年前,他刚刚21岁。一天晚上,同学赵新民来到吴科学家里拜访,开启了22年真情故事之门。 赵新民是他的小学和初中同学。赵新民性格有点孤僻,和其他同学不怎么交流,但和性格外向的吴科学联系紧密。赵新民遇到什么事情,总喜欢找吴科学商量。 赵新民家住在学校旁边,放学时,赵新民妈妈经常喊吴科学到家里吃饭,两人建立了深厚友谊。高中两人不同班,接触少一些。高中毕业后,两人相继当兵。1983年,两人退伍后又开始联系。赵新民对工作分配不满意,他有文字功底,想做文字工作,但单位不同意,心情一直不好。 1985年的一天晚上,赵新民找吴科学谈心。赵新民说:“老同学,我父母亲就是你父母亲,假如我出去发展了,就拜托你抽空照顾一下父母。”吴科学立即答应了,回答说:“你放心,你父母亲就是我父母亲,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同学离世他履行承诺 不料,半个月后,赵新民因患抑郁症自杀。对于赵新民的父母来说,等于天塌了下来。 赵新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4个哥哥姐姐因饥饿和患病已相继死去。赵新民父母悲痛欲绝,对生活前景不抱任何希望。此时,吴科学了解到,赵新民只向他一人讲了照顾父母的话。21岁的吴科学,开始用稚嫩的肩膀认真对待自己的诺言。 他喊赵新民的父母赵仲诚和黄秀英为“赵爸”和“赵妈”,把他们看成自己的义父义母。每周,他都要去看一下,帮着处理一些生活琐事。第一年过年时,吴科学想,大年三十如果不来,一年的心血都要白费,他必须过来陪伴老人。那天,他骑着自行车,在泾县县城跑了1个小时,终于把过年的东西买齐送到义父母家里。他告诉义父母,人走了就走了,不要再把伤感留下,活着的要好好活。 与义父母感情深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老人逐渐从阴影中摆脱出来。 吴科学结婚后,一家三口也把这当成了家。义父以前在搬运公司上班,公司解体后生活困难。两口子就卖竹篮,一天换10来元的生活费。吴科学经常呆在旁边帮着卖,剩下的竹篮也帮着挑回去,他彻底融入到了这个家庭中。 1997年,义父去世后,吴科学开始养成每天都去看望孤独的义母的习惯。后来,义母一个侄子搬来陪着住,吴科学虽然可以不用天天来了,但他和义母已建立了深厚感情,大家都舍弃不下。最后,他为义母安装了电话,并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写到义母床前。这样一来,义母可以随时打电话找他,跟他说说话。 真情守护22年 今年2月16日晚上,义母回屋时,腿一软坐在地上,第二天清晨才发现不能动了。经医生诊断,右盆骨摔伤。 吴科学赶紧前来,和义母侄子一起,将义母送到医院。医生讲,由于年纪大了,又有心脏病,只能保守治疗。吴科学打听到南陵县有个老骨医,立即驱车将老骨医请来,最终将义母的断骨接上。 义母卧床,义母侄子和他上班都忙。吴科学只得请保姆来照顾,很多保姆嫌唠叨、嫌脏,干不几天就走了。4个月来,保姆换了10来个。 吴科学除上班外,每天晚上都要来到义母家,照顾老人。没请到保姆时,吴科学和义母侄子两人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责任,烧、洗、喂等。今年11月6日下午,86岁高龄的义母黄秀英老人在卧床108天后安详去世。 曾被很多人误解 照顾老人由责任演变成默契,双方建立了深厚感情。但舆论的介入,一度让他很尴尬。 吴科学说,去年义母曾想到敬老院去居住,他写了一个报告到社区。他多年照顾义母的事情被泾县宣传部一个同志无意中知道了,经过调查后写了一个报道。 有人看到这个报道后,便调侃他:“那老太太存折里有多少钱?可有房子?”吴科学说,他笑笑,不予回答。事实上,20多年来他照顾义父母的事情,连单位同事都不知道。今年5月份,泾县交通局派人实地调查,结果证明情况属实。 吴科学说,他和老人感情很融洽,他把照顾老人看成了义务,看成了理所当然。但部分媒体采访让他很别扭,把自己和老人之间的感情扭曲了。后来,有人劝他,采访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孝敬老人,他才决定将自己的事情告诉大家。 当朋友们知道吴科学完全是为一个承诺,孝敬老人的事实后,都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家人给了他支持 对于照顾两个老人这件事,吴科学的父亲吴发礼非常支持。吴发礼告诉记者,前三年,家人发现每到中秋、年三十,吴科学回来得都比较晚,到第四年,问他,才知道是照顾同学的父母去了。 当时,家里也需要人手。吴科学的母亲在1983年瘫痪卧床,智力受到影响,说话也不流畅,整天需要人照顾,但当知道吴科学照顾同学的父母后,家人非常支持,认为他应该这样做。 于是,家人养成了一个习惯。大年三十,吴科学去义父母家忙活年夜饭,6点钟吃过饭后回来再与等待他的家人吃自家的年夜饭。有时要等很久,家人也不抱怨。 邻居说,吴科学是个大孝子。大家经常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清晨,吴科学将自己的母亲背下楼,放到轮椅上,推上几圈;晚上,他去义母家,照顾另一个老人。 邻居对他由衷敬佩 黄秀英的邻居陈和平告诉记者,这个小伙子很好,真是难得,有时可能自己养的儿子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而他们之间一点亲戚关系都没有。 56岁的张根保住在黄秀英的隔壁,与赵仲诚以前在一个单位上班。他说,老奶奶家像他家一样,很穷,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住的房子也是公家的。他并不是为了什么利益,而真的是为了照顾义父母。 邻居们告诉记者,黄秀英生前经常说,小吴好,比儿子还好,儿子在世也不一定能这样孝敬他。 黄秀英去世一个月了,吴科学有时还会像往常来到义母的房前,徘徊良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