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警报长鸣悼念遇难同胞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08:20 长沙晚报
一个女孩打出纪念南京大屠杀的标语。
杨振宁(中)偕夫人翁帆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奠遇难同胞。 13日上午10时,凄厉的警报声再次响彻古城南京上空。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代表、海内外友好人士8000人在南京举行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新扩建落成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同时竣工开放。 70年前的这一天,南京沦陷,在随后6个星期中,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惨遭日军屠杀。 70年后的今天,一大早,夏淑琴、佘子清、赵斌等100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便早早地赶到位于南京城西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自纪念馆开馆以来,每年的这个日子,他们都要到这里来,为的是纪念当年被日军屠杀的亲人和同胞。 一定不能忘记那段苦难 参加中日两国僧人举行的和平法会,随后,又参加了悼念集会……100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心情沉痛。 “一走进纪念馆,我就会想起被日本兵残忍杀害的母亲。”74岁的佘子清已经满眼泪水,“日本法西斯发动的那场战争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苦难。” 和佘子清一样,70岁的赵斌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父亲。“我是1937年12月8日出生的,我刚出生两天,父亲就去参加抗日,结果被日本兵杀害了。父亲去世后,母亲的身体一直很差,在我12岁那年,就离开了人世。” “历史已经过去了70年,我们不要记住仇恨,但一定不能忘记那段苦难。”赵斌说。 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惨景 在邻居的搀扶下,75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施秀芹13日第一次到纪念馆来。5岁时双眼就被日军用枪戳坏的施秀芹哭泣着说:“早就想到纪念馆来了,但是眼睛看不见,路上太不方便。今天是70周年纪念日,我想自己一定要到这里来。” “虽然看不见了,但一进纪念馆,我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惨景。”施秀芹说。 一家9口人中,有7人被日军屠杀,而被日军戳了3刀后侥幸生存下来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双眼已经哭得通红:“一想起当年的场景,我就忍不住流泪,更让我气愤的是,日本右翼作家还诬陷我‘做假证人’,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良心,如果他们遭受了那样的苦难,还被人诬陷,他们会怎么想?” 夏淑琴告诉记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也是为给30万遇难同胞讨回公道,她将诬陷她的两名日本作家告上了法庭。让她欣慰的是,南京法庭和日本东京法庭都判她胜诉。“虽然被告又提起了上诉,但我相信自己最终能胜诉。”77岁的夏淑琴非常坚定地说。据新华社 打开70年前的记忆之闸 杨振宁:防空洞经历终生难忘 昨日上午,85岁高龄的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偕夫人翁帆,参加了悼念活动。下午,他又来到南京大学,和师生们围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进行了座谈。 昨天上午的悼念遇难同胞活动,被杨振宁称作“一个历史性时刻的见证”。他在座谈会上表示:“我一生参加过很多不同的典礼,但今天(13日)上午是最有历史意义的一次。”谈到70年前的一幕幕,杨振宁依然记忆深刻。由于父亲是清华大学的教授,1937年7月以前,杨振宁一直在清华园生活。“卢沟桥事变后,父亲带着我们一家回到老家合肥避难。那年10月,日军的飞机开始轰炸合肥,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经历轰炸的场面。”南京沦陷后,杨振宁一家又辗转来到昆明,直到那时,他才得知日军在南京犯下了屠杀暴行。 昨日10时,防空警报响彻南京上空,“听到警报声时,我又想起了遭到空袭的那段日子。”说到这里,杨振宁有些动情,他描述了自己当年在防空洞中的亲身感受,“先是听到飞机划过天空的声音,接着是炸弹落下时的呜呜声,越来越大,最后成了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那种声音,是任何一个经历过空袭的人绝不会忘记的”。 得知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宪文为南京大屠杀的史料收集与出版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后,杨振宁颇为动容:“这是重大的历史性成就,也是重要的历史性工作,值得继续做下去。”座谈会上,张宪文教授还向杨振宁赠送了一套《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精选本。《南京日报》供稿 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父母表示 要实现女儿的梦想 1997年,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用英文写下了《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告诉西方社会。 2007年,张纯如父母——张绍进、张盈盈,接过接力棒,借来南京参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之际,向世界呼吁:我们要实现女儿的梦想,告诉人们以史为鉴,不让悲剧重演。 昨天上午,张绍进、张盈盈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了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仪式。看到纪念馆里的张纯如铜像和有关她的资料展示,张绍进“替女儿骄傲”,说她做了一件对大家都很重要的事情。 张绍进对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所作所为表示愤慨。他说,侵华日军在战争中干了很多违反人性、违反道德的事情。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这样人类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南京日报》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