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珠三角企业加速倒闭PPI暴涨凸显全面通胀阴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21:26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李爱明 蓝 姝 北京 广东报道 到广东东莞办鞋厂已经有9年历史的湖南湘潭人杨文斌正在考虑做出他事业中的一个重大选择:把工厂迁到老家的开发区去。 “没办法,这里什么东西都涨价,雇不起人了,厂子也挣不到钱。”杨文斌说,今年以来,上游的原材料一直在涨价,多年的老关系也不顶用了,该涨价的还是一分不少地涨。 更要命的是人力成本的上升。他的鞋厂现在有100多个工人,大部分是老家那边招过来的。工人月工资从几年前的800元涨到了1200元,但他们还是不愿干。几年前别人求他安排工人,现在他求人找工人还不好找。 和许多珠三角的工厂一样,广州增城圣钛五金有限公司的工厂门口也总是贴着招工告示。但在该厂打工的青年光平说:“工厂根本就招不到人,活又很累,很多人来了后宁肯不要工资也走了。” “形势大不同了。”杨文斌说。长沙-株洲-湘潭刚刚获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老家的开发区借机四处招商引资,这让他看到了希望。与其在东莞这边承受高房租高工资,还不如干脆把工厂开到老家,当地建厂当地招人,成本也更低,还能随着长株潭经济区一起发展。 杨文斌的遭遇显然不是个案。来自亚洲鞋业协会的信息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已有大约近千家鞋厂及相关配套的企业,因各种因素或主动歇业倒闭,或被法院查封,或外迁其他地区另谋发展。 该协会秘书长李鹏甚至表示,东莞约1000家制鞋企业中就有200-300家倒闭。他强调,这个数据是该协会通过多次到广东实地调查统计出来的。 风向变了。 PPI加速上扬隐忧 “这种情况今后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申银万国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随着上游产品价格和人力成本的上涨,珠三角、长三角一带一些中低端的制造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乃至周边的越南等国家的现象将难以避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CPI涨幅达6.9%,为11年来的最高涨幅。对老百姓来说,这也印证了他们对于节节高攀的食品价格的切肤之痛。 但在研究者眼里,更值得担忧的是10日公布的另外一个数据:11月份,PPI(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6%,涨幅比上月提高1.4个百分点,创下自2005年9月以来的新高。 统计显示,当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3%,为2006年10月以来14个月的新高。 PPI走高之所以令人担忧,是因为它是CPI的先行指标,其大幅上涨显示了从上游生产到下游消费的价格传导作用变得非常明显。PPI的涨幅与CPI的涨幅之间曾长期存在背离关系,CPI涨幅明显高于PPI涨幅,而且差距明显。 在这一轮物价上涨中,人们感受到的主要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其他方面的价格上涨并不明显,尤其是作为上游的工业品价格上涨一直比较温和。这也是从政府到学术界都强调之前的物价上涨是一种结构性上涨的原因。 但是,近几个月以来,情况有了变化。9月份,CPI上涨6.2%,PPI上涨2.7%;10月,CPI上涨6.5%,PPI上涨3.2%;11月,CPI上涨6.9%,PPI上涨4.6%,两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联动性则进一步增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11月份PPI涨幅大幅走高是受原油价格上涨推动。在成品油价格上调之后,国内原油出厂价格在国际油价带动下继续上涨,并推动其他工业品价格上涨。 数据显示,11月份原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均涨势明显,原油价格更是同比上涨22.6%。 广发证券分析师武幼辉则认为,PPI大幅上涨和弱势美元政策相关。这一政策导致包括油价、煤炭、钢材在内的上游产品价格大幅攀升。 范剑平预计,12月份PPI涨幅还将进一步扩大。 全面通胀或难避免 诸多学者和分析师都表示,PPI如果维持这种涨幅,或者进一步上升,结构性的通胀就会有演化成全面通胀的危险。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10日表示,预计今年全年CPI涨幅在4.7%左右,是自1996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 “目前其实就是通胀的局面。”申银万国证券杨成长表示,“随着要素产品价格的上涨,我们判断明年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将比较明显,这也区别于今年的结构性通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和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均认为,如果PPI持续走高,与流通领域生产资料的缓慢涨价叠加,就可能引发物价的全面上扬,而不再是单纯的结构性通胀。 一些赚取微薄利润的制造业企业已经顶不住了。珠三角一名企业主向记者表示:“如果原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10%,珠三角至少有5000家企业会倒闭。” 连高科技企业也深感成本压力。“生产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的上升使我们压力很大。”在深圳科技园经营一家IC芯片设计开发企业的台湾老板古先生对记者表示,尽管员工薪水每年要涨10%左右,但他们总是抱怨工资的涨幅远远跟不上深圳房价的涨幅。 对于明年的价格走势来说,油价的走向尤其值得注意。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13日表示,今年肯定不会再调整电价,而油价是否调整尚在研究之中。但分析师判断,油、电、水价格的上调只是时间问题。此前的11月1日,成品油的基准价每吨已经上调500元,以改善油价倒挂的矛盾。 曹长庆也表示:“我国成品油调价的幅度赶不上国际油价的上涨幅度。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市场的供应还是要理顺价格,使生产者、经营者都有利可图。” 这也说明,如果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国内油价也必然上调。一旦油价上调,PPI必然面临更大的上涨压力,而最终也会传导到下游领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9日在全国物价局长座谈会上就坦陈,明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完成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任务相当艰巨。 不过,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保持一定的温和通胀并不见得是坏事。在杨成长看来,保持4%-6%的温和通胀其实并不可怕。上一轮明显通胀还是在1992、1993年那几年,毕竟十几年过去了,中国经济今非昔比,从管理层到普通百姓,对于物价上涨的理解也应该发生变化了。 但是他强调,目前,政府压缩信贷、控制价格等调控方式主要都是针对需求型的通胀,而眼下主要是成本型通胀,这些调控手段是否能取得有效成果,还存在疑问。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