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记者 周波)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未来三年我市将对全市初中学校进行全面改造与建设,大力提升初中学校品质,并计划建成100所以上名牌初中。据悉,从明年开始我市现有公办民助学校原则上将全部退回公办体制,意味着通过“微机摇号”方式进入石室联中、树德实验和七中育才等学校的新生不需要再缴纳每年4000元的“借读费”了。
我市将从2008年开始,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市初中阶段学校进行全面建设与改造,使所有公办初中学校基本达到《成都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必备标准》的要求;全市建成100所以上具有一定办学特色、市民满意的初中学校,并从班级规模、资金投入、教师编制、师资培训、班子配备、指标到校生的分配等方面,向这些学校提供政策倾斜和制度保障。全市初中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校际差距明显缩小,让每一所初中学校有文化、有特色、有品质;实现中心城区、县城初中择校热明显降低,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初中学校办学基本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初中教育向均衡、优质、和谐方向发展。市教育局局长杨伟强调,纳入初中办学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学校一定不能搞“一刀切”,要做到“一校一策”,这些学校的建设、改造目标不仅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而且内容要见诸媒体,让老百姓知道。据了解,在这三年间,各区(市)县每年都将确定1—2所初中作为重点提升改造的学校。
五城区和高新区已经确定未来三年将重点建设的33所初中学校名单,明年将率先启动对锦江实验学校、田家炳中学、石室联中(西区)、树德实验(西区)、人北中学、武侯实验中学、猛追湾双语学校、列五联中、新园片区学校和永安片区配套学校等10所学校的“提升行动”。据了解,郊区(市)县也已经制定出90所学校的详细提升计划,明年将率先启动29所学校的提升计划。
市教育局普二处处长何荣称,市教育局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已拟定《关于2008-2010年初中办学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意见》,完成最后修定后将立即下发各区(市)县,全面启动“2008-2010年初中办学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他认为,这主要是为了加大对初中阶段学校的扶持力度,努力办好每一所初中学校,进一步扩大初中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提高全市初中办学水平和质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效遏制初中学校择校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他特别强调,我市重点打造100所优质初中,并不是办“重点”,而是希望通过提升100所原来相对薄弱学校的品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缓解及遏制“择校”。
昨天,记者约请何荣解读了市教育局《关于2008-2010年初中办学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意见》。
新闻解读
措施1 严厉控制超大班额
市教育局要求各区(市)县政府和教育局进一步加强初中学校统筹整合力度,合理规划校点布局,并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初中入学需求,提前做好学位准备,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我市将严格控制初中学校班额,杜绝大班额和超大班额。从明年起,纳入全市初中办学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初中学校率先在起始年级把班额控制在45人左右,力争到2010年全市公办初中一半以上的学校在起始年级班额达到不超过45人的标准。
[解读]
目前大班额的现象比较突出,比如2006年我市8000多个初中班,人数在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就有727个,56—65人的班更是占到了总数的30.85%。班额过大不仅加大了教师负担,也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提升初中办学水平,首先要从控制班额抓起。限制班额后还要限制班数,严格控制学校的招生计划,不允许未经批准随意增加班数,因为过多的班数,过大的班额还会导致安全隐患。
措施2 加大初中经费投入
我市将结合薄弱学校改造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对薄弱初中的办学条件进行全面达标改造,努力缩小办学条件上的校际差距。
我市还将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初中生均公用经费的拨款标准,力争2009年达到国家定额标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市教育局将设立初中办学水平提升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重点扶持列入初中办学水平行动计划的学校。
我市还将提升初中学校技术装备、信息技术建设现代化水平。三年内,全市所有公办初中设施设备将全面达标,并加快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
[解读]
目前教育部还没有确定初中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一旦确定我们将尽快执行。改善薄弱初中办学条件,不仅要加快对薄弱初中的改、扩建工程,还要按标准配置教育教学技术装备。各区(市)县也须设立初中提升计划专用经费,并加大初中学校经费投入。
措施3 探索多种办学模式
我市将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初中办学模式,在单设初中和高完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的办学模式。重点研究九年一贯制学校和省级及以上示范性高完中学校的初中办学规律,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的“一贯”和高完中的“高”的作用,形成“以低促高”、“以高带低”的良性互动机制。
[解读]
下一步要想办法让九年一贯制真正完善起来,今后将试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六年级后不参加微机派位直接升入初中——也就是7年级的入学制度,且直升本校初中的学生将优先享受指标到校生政策。
措施4 公办民助退回公办
明年,全市公办民助类学校原则上将全部退回公办体制,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办学,让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惠及适龄儿童少年,充分发挥教育的公共服务功能,深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解读]
石室联中、树德实验、七中育才学校等公办民助类学校退回公办后,通过微机摇号方式进入这些学校的起始年级学生,将不再需要缴纳每年4000元的“借读费”了。下一步,对民办公助类学校也要进行调整。
措施5 鼓励抱团结对发展
对初中学校的发展,我市将进行分类指导,重点打造。拟退回公办的改制学校,将继续充分发挥优质初中的辐射、示范作用,可采取建立分校等形式对口帮扶一所城乡薄弱学校。我市还将鼓励和引导区域内的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高完中在办好自己初中的前提下,捆绑帮扶一所初中,也鼓励和引导部分高完中办成单设初中或高、初中分区办学,还鼓励以教育集团、教育共同体等形式带动若干初中学校共同发展。
[解读]
鼓励和引导优质中学通过捆绑等方式帮扶薄弱学校,抱团形成集团式发展机制,不仅有助于优势互补,还将有利于探索出促进城乡初中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措施6 积极试点小班教学
我市将鼓励有条件的初中学校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并对进行小班化实验的学校给予经费补助和政策支持。到2010年,我市将争取有10%以上的初中学生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小班化教育。
[解读]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毋庸置疑的。按2006年统计的34万在校初中生推算,到2010年我市至少将有3.4万以上的学生可以享受小班化教学。
措施7 特色学校可搞直通
我市将引导初中学校注重内涵式发展,并采取积极措施,打造一大批市民认可的外语、科创、女子、艺术、体育等特色学校,实施特色学校学生“直通车”制度。
[解读]
这就是要学校走差异式发展的道路,不能百校一面,要给市民子女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优质特色学校。还拟在特色学校试行学生“初升高”直通车制度。
措施8 禁止教师反向流动
为了推进薄弱学校的发展,我市将加强校级干部交流力度,从示范性学校抽调优秀干部到薄弱初中任职,并保证每所薄弱学校校级班子中至少有一名交流任职干部。据透露,今后三年我市将对所有初中学校校长进行一次轮训,并引导教师合理流动,原则上禁止选调初中市优青、市学科带头人等到高中任教。
[解读]
职称评定等方面也将与此配套,还计划从高中、示范校中选拔部分优秀教师与初中骨干教师结对子,帮助他们提升能力与水平。
措施9 中考改革势在必行
我市将积极探索以初中毕业考试成绩为基础,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改革,逐步实行中职类学校凭初中毕业成绩和毕业证免试入学。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探索开卷或半开卷(开闭卷结合)、单科与几科合卷考试等不同考试方式。继续完善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制度,并逐年扩大指标到校生比例。
[解读]
中考改革势在必行,但近年内还不会完全取消,只会不断改革,加大综合素质评价的权重。今后可能取消全市统一中考,探索其他形式的升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