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巴厘岛路线图”包含的交锋和妥协

  新华社记者 任海军 林小春 齐紫剑

  本月15日,18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印尼巴厘岛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这是国际间多方角力的结果。10年前,为遏制全球气候不断变暖,15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日本京都制定了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10年来,有关各方已为控制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种种努力,而“巴厘岛路线图”的诞生,则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谈判奠定了基础。

   千呼万唤始出来

  本次大会期间,各方对达成“巴厘岛路线图”充满期待,然而,大会却举步维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内部的欧盟和美国之间角力程度之激烈,在会议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会议前期,技术转让和资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争议的焦点。在技术转让问题上,发达国家说减排技术都掌握在私营企业手中,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在资金问题上,发达国家表示应通过市场机制解决。而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的托辞是缺乏政治意愿的表现。

  进入高级别会议阶段之后,欧盟和美国在2012年后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问题上交锋不断,一度使大会陷入僵局。在多方斡旋下,双方14日达成妥协。最后的文件没有出现欧盟此前坚持的25%至40%的减排目标,只是认可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今年公布的第四份评估报告,欧盟坚持的数字在这份报告中有所体现,但并没有约束力。

  正当多方代表和媒体认为大会将顺利结束的时候,广大发展中国家15日上午对会议文件草案中的一个重要条款表示不能接受。这项条款要求发展中国家采取“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减排措施”,而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和资金等只提出了含糊要求。经过一番拉锯,最终该条款被更改。“巴厘岛路线图”终于出炉。

   求同存异达共识

  各方搁置争议达成的共识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强调了国际合作。大会最后文件指出,依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原则,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会各方同意长期合作采取共同行动。

  其次,把美国纳入进来。“巴厘岛路线图”明确规定,《公约》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这把美国纳入其中。

  第三,除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外,文件还强调了另外3个在以前国际谈判中曾不同程度受到忽视的问题: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这三个问题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极为关心的问题。

   具体谈判待来年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在大会期间表示,巴厘岛会议目标主要有3个:启动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为谈判设定议程;就谈判结束时间达成一致。

  最终的“路线图”规定了2009年前必须完成相关谈判,但没有就2012年后的温室气体减排设定目标。这也是“路线图”与《京都议定书》相比缺乏实质性内容之处。至于2012年之后各方应承担什么样的减排目标,则要留待2008年、2009年分别在波兰和丹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解决。

  尽管“路线图”没有解决具体问题,但一位与会代表表示,“有总好过没有”,这毕竟显示出各方在未来气候谈判所涉及的领域及达成最终协议的时间等问题上已有共识。(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2月16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