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当总理:民众支持 西方斥为"独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8日08:57 国际在线

  

普京当总理:民众支持西方斥为"独裁"

  资料图片:普京与梅德韦杰夫在一起

  俄罗斯总统普京10日宣布“全力支持”俄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竞选下一任总统,11日,梅德韦杰夫高调邀请普京出任下届政府总理。这两个关乎俄罗斯命运的重大决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密集地释放,令全世界目不暇接。俄罗斯及西方的评论如潮水般不断涌现。这些评论清楚地显示,第一,这是西方人普遍不欢迎的决定,第二,这是大多数俄罗斯人拥护的、确保普京继续领导俄罗斯的解决方案。俄与西方对此事的感受显然是截然相反的。此外,由于“梅普模式”尚无先例,未来将如何操作,悬念不少。有人评论说,对俄罗斯人来说,这也许不是最理想的方案,但它表达了俄罗斯人为挽留普京甘愿冒一定风险的决心。

  西方攻击普京走向“独裁”

  对于目前俄罗斯的这种权力交接安排,西方国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不喜欢。“一次艰难的过渡———仅次于苏联解体———已经完成了。”12日,英国《金融时报》这样形容这两个连锁事件对俄罗斯的影响,文章说,“作为一名在黑暗的间谍世界锻炼多年的人,普京证明了自己是一名政治秀高手”。《泰晤士报》称,普京完成了其保住权力的计划,为普京作为总理继续统治俄罗斯扫清了道路,文章甚至将梅德韦杰夫称作是“普京的被保护人”和“傀儡领袖”。《每日电讯报》则把梅德韦杰夫的表态形容为“古怪的声明”,称其平息了外界对普京将如何绕过要求其明年春天退休的宪法条款的猜测,并抨击说,虽然普京没有违背宪法,却“侮辱”了宪法精神,并朝彻底“独裁”又迈近了一步。

  美国《纽约时报》在题为“普京式政治”的文章中说,“情况本来可能会更糟。按照俄宪法规定,普京不能连任三届,外界曾担心他和他的盟友可能会想办法撕毁宪法,从而达到继续掌权的目的。我们现在放心地看到,他显然不决定作出这一错误的举动。但重要的是,梅德韦杰夫的整个政治生涯都归功于普京,并被视为一个没有独立权力基础的相对弱势的人物”,文章接着就公开表示,“这意味着普京在明年总统选举后将继续掌握实权,而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同日,美国白宫女发言人佩里诺在新闻发布会上,拒绝就此事发表评论,但她表示:“毫无疑问,我们将继续是俄罗斯的同盟国。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会继续同俄罗斯进行合作。”这一声明显示美国政府在明白不能影响俄罗斯权力安排的情况下,不希望与俄进一步对抗。

  俄罗斯上下一致赞成

  与西方的反应相反,俄罗斯上下都松了一口气,从官员、政治分析家到百姓,多数都对梅德韦杰夫的“盛情邀请”给予肯定,认为找到了一种令人相对满意的权力过渡的安排方式。有俄政坛“教父”之称的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说:“就专业角度来看,这两位将是最强的搭档。”作为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家乡的父母官,圣彼得堡市长马特维延科认为,这将使俄罗斯的稳定发展得到保障。车臣总统卡德罗夫也表示,如果普京同意出任总理,将是俄罗斯历史上效率最高的总理,两人的结合可能是国家历史上最强有力的搭配,他还说,“让一个拥有崇高世界威望,并能为国家人民谋福利的政治家退休,是不明智的”。12日,正在远东视察的俄总理祖布科夫表示,现政府将在明年5月份解散,有俄媒体认为,祖布科夫已准备好给普京“让路”。

  虽然普京仍未作出明确表态,但俄罗斯民众普遍认为他明年出任总理的可能性极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破、乱、治、兴”四个阶段,而普京执政的8年,将俄从“乱”带到了“治”,并开始迈向“兴”的时代。如今,普京在俄罗斯民众中的支持率超过70%,他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则将其誉为“民族领袖”。对多数俄罗斯人来说,最不情愿的选择可能就是失去普京了。12日,一名莫斯科男子在俄罗斯电视台摄像机镜头前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为了遵守宪法,(普京担任总理)是最好的选择。”据俄《独立报》12日报道,俄主流社会调查机构专家说,明年总统选举中“普京因素”将起决定性作用,梅德韦杰夫极有可能在首轮选举中以较大优势胜出。12日,俄反对派领袖、“棋王”卡斯帕罗夫宣布,由于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举行提名集会,而退出总统竞选。

  一招确保稳定的好棋

  一直拥有高民意支持率的普京,被俄罗斯国内认为是国家最大的稳定器,这也是大多数俄罗斯人支持他出任总理的重要原因。因为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政权交替都会引发政治体制或政治力量的大幅甚至是全面变化。“从逻辑上讲,俄罗斯人既需要普京,也需要维护宪法权威。如果普京出任总理,既能回避西方和国内反对派在民主程序上对俄罗斯的指责,又可以确保普京路线的可持续稳定性”,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成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讲,“‘梅普合作’模式有一定的必然性”。俄国际文传电讯社的分析文章也援引德意志银行高级经济师雅罗斯拉夫?利索沃利克的话说,从国家大政方针继承性来看,普京出任总理将是一个积极因素,这将降低政治风险及俄罗斯政治结构中的不确定性。

  社科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姜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观点。他说,提名普京当总理,是俄罗斯政治势力为普京提供保持其影响力的一个平台,“因为俄罗斯没有类似离任领袖还能继续影响当局这样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机制”,此外,普京不止一次表示希望继续直接领导国家,为此,俄罗斯必须在政坛上为其保留一席之地,以维持他在民众中的人气。姜毅同时认为,从整个国家杜马选举开始,就是俄罗斯精心安排的政权移交过程,各种预案都进行了反复讨论和推演。俄政治研究所所长谢尔盖?马尔科夫印证了姜毅的观点,他认为,梅德韦杰夫的决定很可能事先得到了普京的同意,因此,普京担任总理的可能性相当高。

  俄分析人士还为未来的梅-普班子设计了领导方式。俄政治鉴定国际研究所所长叶甫根尼?明琴科说,梅德韦杰夫的团队将由普京组建,而不会独立存在。梅当选总统后,国家将实现类似政治局的团队领导,而其非正式的领袖就是普京。高效政治基金会主席格列布·帕夫洛夫斯基则生动地将此模式形容为,“团队将有一名新队长,但教练还是原来那位”。

  一招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棋

  两位俄罗斯观察家的看法,其实代表了绝大多数俄罗斯人认同的俄未来领导模式。但与此同时,这种模式可能产生的不确定因素,也引发了不少担忧。俄《观点报》说,一些专家认为,如果普京出任总理,所有人都将听命于普京,可能会出现总统签字,普京决策的机制。还有俄专家表示,如果普京成为总理,那么俄罗斯将出现“两个沙皇”的局面,而从俄罗斯的历史来看,还没有此类成功的先例。德国《世界报》的标题就是“普京危险的两个权力中心游戏”,文章说,这不禁令人联想起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类似的权力格局。当年,总统叶利钦一派与副总统和议会一派,形成了俄罗斯的两个权力中心,他们之间的争斗差点引发内战,最终,叶利钦调动军队炮轰议会,以武力方式结束了对抗。《纽约时报》也认为,如果普京担任总理,未来很可能把自己凌驾于梅德韦杰夫之上,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类似德国和意大利一样的议会制国家。

  对此,杨成认为,“梅普模式”确实可能导致俄政治结构的变迁。俄在转轨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权力制衡机制,即以总统为核心的单一中心的政治结构,而这种机制必然会随着普京担任总理而失衡。因此,不排除俄未来通过修宪从总统制变为议会制。尽管这种安排可能符合很多俄罗斯人的期待,但这种为普京量身定做的体制,将遭到西方诟病,而俄罗斯经过多年转型形成的权力架构将不复存在,俄罗斯民族心理中根深蒂固的“国家元首崇拜”也将受到冲击,此外,普京一手建立起来的政权党模式并不能确保每次选举的胜利,从而为反对派上台留下了机会。因此,在议会制下,俄罗斯发展的不确定性会更大。即使梅德韦杰夫甘愿让渡部分总统权限给普京,但随着其羽翼日益丰满,也很难保证他永远甘当普京权力的“守夜人”。与此同时,几位中国专家还一致认为,梅德韦杰夫成为总统后极可能采取两个行动:一是修改宪法延长总统任期;二是修改选举法,将总统选举日期提前。这样一来,梅可能在位不到4年就结束任期,随后将总统权力仍旧交还普京。

  杨成还认为,俄罗斯目前已从稳定阶段开始向发展阶段过渡,2008年后,俄将面临比普京时代更为尖锐的挑战,包括经济结构的迫切调整、人口下降的严峻事实、西方对俄重新崛起的战略挤压等。与普京两届总统任期内的改革相比,这些都是更为伤筋动骨、更加充满危机的改革,处理不好有可能会将普京此前积累的声望和人气付之一炬,2012年的“东山再起”就会面临更复杂的前景。对俄罗斯而言,2008年是其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处于转型期的俄罗斯同样处于对政权形式的摸索阶段。“梅普模式”能否成形,继而能否成功,至少需要俄罗斯民众的绝对支持、梅德韦杰夫对普京的绝对忠诚、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政权模式的认可与合作,以及俄罗斯经济的持续发展等必要条件,这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都是越稳固越好。

  对此,姜毅的观点要乐观一些。他认为普京出任总理的确存在风险,但不太大。“据我推断,未来4年中,国际能源价格有望在高位徘徊或震荡,这就保证了俄政府兜里有钱,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相对比较轻松。对于普京来说,未来4年是‘守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