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生态文明与群众需求相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08:24 法制日报

  新华社记者 苗俊杰 王研

  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与民俗文化,让云南的吸引力十足。这些年来,在旅游资源得到开发的同时,云南的生态保护也被提到了重要日程。

  玉溪:抚仙湖映照“生态立市”成效

  “变了,变了,真的是大变样了。”年近古稀的李世倡老人感慨万千。“我在湖边生活了一辈子,小时候湖里的水真清啊,后来慢慢就变浑了,特别是近几十年,山上的树砍光了,水土也流失了……这样下去,抚仙湖保不住啊!现在好了,村子里搞环湖文明走廊工程,水又清了,环境也慢慢好了。”

  玉溪市委书记孔祥庚告诉记者,自2004年5月起,为了保护作为玉溪市标志之一的抚仙湖,玉溪按照“一流水质、一流生态、一流旅游”的要求,推行“环湖文明走廊工程”,现在,沿湖各村的村容村貌和文明素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保护抚仙湖,玉溪市自2003年以来关停一批采石场、矿山和小炼铁厂等污染企业;禁止在抚仙湖使用营运性机动船艇,取缔了燃油机头和电力机头捕鱼;以建湿地、湖滨带、拦污栅为主要内容的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削减了入湖污染负荷……经过大规模整治,抚仙湖水质由Ⅱ类恢复为Ⅰ类。

  生态改善同时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目前,玉溪已有多个产业在生态建设中初尝甜头,最明显的是旅游产业。从2002年到2006年,玉溪旅游人数突破6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亿元。

  普洱重建:适度开发中的经济社会效益

  走在普洱市的街道上,售卖、茶艺表演等与普洱茶有关的店面随处可见,似乎空气中都飘散着茶的香味。就是这个风情茶乡,今年6月3日受到6.4级地震的侵袭,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思茅区等遭到重创。

  思茅镇三家村坡脚村民小组是思茅区受灾最重的村之一,重建任务繁重。这里的村民以木料和茶叶、松脂为主要收入来源,人均年纯收入2000多元。地震时90%以上的房屋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19户需原地重建,16户搬迁,只有1户未受损。大家盖房子非常积极,因为政府给补2万元恢复重建的物资如砖瓦水泥等,5000元抗震设防的物资,同时还给予3万元的3年贴息贷款。

  思茅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0.28%,历史上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茶文化和马帮文化在这里有着深厚的渊源。作为茶马古道的途经之地,坡脚在重建中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民房实行统一规划、分户建设、统一管理,在户型设计上考虑了地方特色,树立了打造“茶马古道第一村”的目标。大家盼着房子盖好后,可以吸引更多人来旅游,“我们也要发展‘农家乐’。”

  大理:洱海之水金不换

  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洱海总体水质已连续3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每年还有约3个月水质可以达到Ⅱ类标准,水体透明度达3米至5米,已成为我国目前保护最好的城市近郊湖泊之一。

  据介绍,为治理洱海,1996年,大理采取了“两取消”之策,取消网箱养鱼1万多个,机动捕捞设施2500多套,后又采取了禁磷措施。2000年到2001年采取“三退三还”,退鱼塘退耕退房,投资2139万元退还洱海滩地1万多亩。

  同时,大理又投入巨资,实施了“六大工程”———环洱海生态工程,污水处理和截污工程,洱海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入湖河道垃圾和污水治理工程,洱海面山绿化和水土保持工程以及洱海环境管理工程,全面实施洱海水污染治理与保护目标责任制。

  2003年,大理设定了2007年把洱海恢复到Ⅲ类水质标准的目标。具体到思路上,有两个转变:单一治理向系统综合治理转变,单部门治理向多部门综合治理转变。

  据新华社昆明12月20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