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干部要洗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05:10 南方都市报

  

解放思想干部要洗脑
解放思想干部要洗脑
昨日下午,出席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的与会人员围绕汪洋书记的讲话展开热烈讨论。南方日报记者陈健聪曾强摄

  汪洋在昨天的讲话中表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他就此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克服自满情绪,增强忧患意识。第二,克服狭隘视野,树立世界眼光。第三,克服“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专家盛赞汪洋书记讲话,有专家表示,现场听完很受震动,有点坐不住,认为解放思想无止境,干部要大洗脑。

  汪洋谈忧患意识

  当头棒喝列五大不足

  “最近日本政府斥巨资拍了一部叫做《日本沉没》的电影,说明日本人的忧患意识多么强烈啊!”

  ―――汪洋

  汪洋的讲话体现出了很强的忧患意识。他表示,当前提出增强忧患意识不会否定大好形势,而是要认识大好形势下存在的问题,是为了巩固和发展大好形势。并称日本植根于民族精神之中的忧患意识值得学习。“最近日本政府斥巨资拍了一部叫做《日本沉没》的电影,说明日本人的忧患意识多么强烈啊!”

  对于广东连续23年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的形势,汪洋说,“我们有充分理由感到自豪。但是,长期捧着‘总量第一’这块‘金字招牌’,听惯了别人的赞誉,很容易使我们一些同志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某种优越感,甚至骄傲情绪,这种缺乏忧患意识的表现,最终会导致不思进取,后果是极其有害的”。

  汪洋还列举了广东发展中的五大不足:

  一是,经济发展转快,但发展不够全面,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

  教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2006年全省高校毛入学率为25.6%,低于浙江、江苏5个百分点;常住人口每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324人,也低于全国340人的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22位。

  二是,经济总量大,但发展方式仍然粗放,结构不够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掌握不多。

  三是,城乡区域发展有了新的进步,但发展不够协调,发展不平衡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四是,资源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但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依然趋紧。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32公顷,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3,远低于联合国划定的0.053公顷的警戒线。

  五是,经济增长水平较快,但民生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有待提升。

  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未能与经济增长水平相同步,2001―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实际增长分别为3.5%和6.7%,明显低于全省人均GDP增长12.5%的速度,也低于同期全国人均收入增长水平。

  对于这些问题,汪洋说,客观上固然是我省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反映,但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不够深入,推动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还不多。并警告称,如果再不抓紧时间制定对策,广东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能就会成为对人民、对中央许诺的空话”。

  汪洋谈世界眼光

  预见国际风险应对生活变化

  除了要增强忧患意识外,汪洋还强调要树立世界眼光,“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甚至大于国内政策的影响。

  比如,美国次贷危机、美元汇价下跌、国际石油和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对我省资产价格波动、出口效益下降、资源能源紧张乃至物价上涨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不树立世界眼光,就不能预见来自国际的风险,就不能应对经济生活的变化。我省一些知名家电企业,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一年内,利润损失均在1000万元以上,有的高达7000多万,其中有一些就是为此付出的代价。

  汪洋亮广东“家底”

  教育

  2006年全省高校毛入学率为25.6%,低于浙江、江苏5个百分点;常住人口每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324人,也低于全国340人的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22位

  医疗

  2006年全省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1.6人,仅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城乡、地区差异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2.67倍扩大到2006年的3.15倍;2006年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人均GDP只有珠三角的1/4

  恩格尔系数

  2006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6%,均高于全国及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市

  汪洋谈以人为本

  不能经济上去了群众支持却下降

  “印度人民党在2000年大选中落败,就是个生动的例子。”

  ―――汪洋

  汪洋表示,要克服“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处于一个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那时发展经济首先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温饱问题,因此,突出“物”、强调“物”,是必要的。但经过30年的发展,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甚至是追求GDP的增长,似乎渐渐地从改善人民生活的手段变为了目的。“见物不见任”的观念成为其典型的思想特征。人们在强调“做大做强”的同时,常常忘记了为什么要做大做强。有些人一谈到发展,首先想到的就是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忽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忽视总量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忽视发展应当注意的民生和社会公平等问题。执行这种片面发展观的结果,很可能是经济总量搞上去了,群众对你的支持下来了。

  印度人民党在2000年大选中落败,就是个生动的例子。

  在“以人为本”的问题上解放思想,还要求我们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时不仅要看结构怎么调整,产业如何升级,公共服务怎样改善,还要研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的人。弄清他们的数量、素质、结构等一系列问题。

  A06-07版采写:本报记者王海军韩福东周炯实习生张磊陈雅婷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罗志明侵权举报电话:020-87385923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