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社会事业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05:49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都江堰市统筹城乡科学发展2007回眸(三)

  引言

  发展升级,都江堰市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也在升级。2007年,都江堰市统筹推进城乡均衡公共服务的一项项改革向纵深推进。

  从2007年9月1日起,都江堰市的全体教师和校长在都江堰市的三个圈层内流动起来。统筹城乡教育综合配套改革,做强金字塔的塔基,都江堰市城乡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公平配置。2007年12月,被简称为都江堰市“卫生改革十二条”的都江堰市统筹城乡卫生改革全面启动,城乡优质公共卫生资源共享,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从城市延伸到广大农村。

  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2007年,都江堰市按照省委、成都市委要求启动了“十大惠民行动”,统筹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最能直接受益的交通、饮水、安居、扶贫等问题,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007年,一个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为都江堰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夯实了发展基础。

  核心提示

  都江堰市2008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图景:

  构建均衡、和谐发展的城乡教育、卫生事业新格局——完成都江堰中学新校区建设、幸福中学扩建,启动光亚国际学校迁建、北区学校建设、紫东街学校扩建和教师集中居住区建设,启动市医疗卫生中心项目和西区医院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制,建立市、镇、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

  构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完成政务服务中心、群众工作中心和惠民帮扶中心“三心合一”建设。

  构建城乡无缝对接、服务高效的社会保障新体系——建成城区危旧房搬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5万平方米;建成廉租房1万平方米;全面完成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和安身房建设。全面完成31个经济发展缓慢村帮扶促变工作,达到成都市退出启动帮扶村标准。2009年完成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为重点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让城乡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以城乡群众的基本需求为基本着眼点,都江堰市初步构建起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统筹公共服务,需要构建公共财政的支持机制。2007年,都江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亿元,比2006年净增16.9亿元,增长121%(同口径相比增长84%),比2003年净增25.8亿元,四年增长了5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163%(同口径相比增长106%),比2003年净增了20.7亿元,增长了8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27%。随着政府的可支配资金不断增加,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将财政投入的天平更多向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公共卫生体系等领域倾斜,不断提高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2007年,都江堰市安排用于“三农”投入的资金达6.1839亿元。总计投入3.5亿元,深入开展“十大惠民行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其中,就业促进行动1060万元,最低生活保障行动9058万元,教育资助行动8300万元(不含5所标准化农村中小学建设资金),医疗保障行动6600万元,农村交通建设行动592万元,安全饮水行动180万元,生态环境保护行动5210万元,农民工培训行动75万元,农村安居行动3100万元,扶贫解困行动825万元。

  创新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 构建城乡公共服务公平化格局

  人事制度改革、财政投入机制转变、服务质量管理评估“三管齐下”,促进了各项改革积极稳妥地向纵深推进。

  2007年,随着城市空间发展布局规划的不断完善,都江堰市在城市发展规划内容上更多地考虑到了公共资源的整合、城市城镇体系的构架以及教育、卫生等公共产品提供的整体规划。

  满足城乡群众的基本民生需求,需要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在都江堰市看来,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让城乡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才能使城乡群众认同改革、认同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是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局,需要系统的制度安排。人事制度改革、财政投入机制转变、服务质量管理评估“三管齐下”,促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统筹城乡卫生综合配套改革等各项改革中积极稳妥地向纵深推进。

  整合资源,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都江堰市在原有的学校片区架构的基础上,构建了青城沿山传统文化教育走廊、岷山西岸生态教育走廊、成灌高速综合素养教育走廊、沙西线寄宿制教育走廊和山区艺术教育走廊等五大学区学校发展群,构成了五大教育发展带。每一个学区都纵跨一二三圈层。在学区之内,教师满6年进行交流互动。五大学区学校发展群纵跨三极,将城乡学校串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城乡学校之间的资源互补,共同发展,从而构建纵横贯通的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新机制。

  在统筹城乡卫生综合配套改革中,都江堰市科学编制《都江堰市医疗卫生“十一五”发展规划》、《都江堰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努力实现按职能要求和市场需求配置卫生资源,把城市社区卫生“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逐步将乡镇公立卫生院(村卫生站)发展定位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起统筹城乡卫生工作服务模式;整合乡镇公立卫生院人员、设备和技术等资源,分别按区域设立4-5所中心手术室和中心妇幼保健站。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共享,有效规避高风险性医疗行为,提高乡镇公立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通过建立专业技术骨干下派挂职制度,医务人员流动工作站,市级医疗机构及乡镇公立卫生院学科带头人、学科业务负责人的定期评选和评、聘工作制度,乡镇公立卫生院、村卫生站QX3素质提升工程(Q:强制培训,X:限期达标,3∶3年计划)等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的良性循环。

  财政投入保障有序,增强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2007年,都江堰市根据不同学校所处的位置和现状,提出了以“工作成本核算”为依据制定不同的财政投入政策和教师待遇标准的政策,试行以教师工作成本为要素的绩效考核机制。都江堰市城乡学校的津补贴将由教师工作量、工作成本、工作业绩三大要素构成,构成比例为3:3:4。教师的工作成本包括交通成本、在校生活成本、在校工作时间成本等。按照区域学校分布格局,三极教师工作成本的构成比例为1∶2∶3,而今补贴发放原则上向第三极倾斜。

  在统筹城乡卫生改革中,都江堰市财政大力调整了财政卫生支出结构,建立了稳定的财政保障制度,加大了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为卫生综合配套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都江堰市组建医院管理中心(局),实行管办分离、政事分开,人、财、物、事全面管理的管理模式和以财务收支分开,收入全额缴存,预算拨付,财政定额补助方式为核心的管理改革。

  增强服务效能,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考核体系——2007年,都江堰市完成全市教师基本能力的测评,建立和完善教师基本能力信息数据库,为校长行使学校人事考核权、配置权、聘用权提供依据;建立“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评估中心”,实施对都江堰市内教育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工作的评估。建立公开的选聘制度,由学校公布岗位,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相关学区内的教师竞聘上岗,学校择优选聘。学校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一律不超过六年。

  在统筹城乡卫生改革中,都江堰市实行诊疗流程人性化、业务技术制度化、医疗质量管理常态化和日常监督与专家审评、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设立卫生局药械管理科,建立起安全有效的基本药物和设备、器械管理制度,加强对公立医院药械采购和使用环节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市级医疗机构及乡镇公立卫生院学科带头人、学科业务负责人的定期评选和评、聘工作制度。

  公共服务优化升级 社会管理城乡无缝对接

  从城乡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都江堰市初步构建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格局。

  2007年,都江堰市将涉及民生工作的促进就业、最低生活保障、教育资助、医疗保障、扶贫解困等5大行动放在10大行动的突出位置,作为硬指标优先落实。

  加大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关注力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幅度高于成都第三圈层平均数;新建成7所标准化敬老院,残疾人标准化综合服务中心即将竣工;建立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启动了11万平方米城市危旧房改造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

  城乡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18个乡镇公立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150个标准化村卫生站建设,启动医疗中心建设工作。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参合率达97.9%。

  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全面建成32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快速推进都江堰中学新校区建设,完善了该市第一中学、第四中学、都江堰职业中学等学校配套设施。

  强化劳动保障和城乡充分就业工作——全面启动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切实加强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工作。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10533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406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提前一年达到比较充分就业市的有关标准。

  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成功创建四川省首批省级文明城市、成都市级文明城市和省级敬老模范市,体育中心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实施了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青城洞经古乐成功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申报列入国家级名录。

  城乡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荣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获全省第二名。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对全市173家“放心商店”的管理,有效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平安都江堰”建设深入推进,构建加快发展的安全网络——涌现出成都市委、市政府命名的平安乡镇2个,平安单位1个,成都市综治委表彰的平安乡镇4个,平安单位2个,全市规划的“细胞工程”平安创建达标面已达86.53%。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相关部门的随机明查暗访和对群众的测评中,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为87.4%。采写江雁 摄影 何勃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