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04:45 长沙晚报

  融“圣贤”理念纵横商海

  

创新人物

  熊焰明,一位痴迷国学的新儒商。

  人物名片

  熊焰明

  中联重科副总裁、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分公司总经理。

  选理由

  他是湖南工程机械行业“与人乐乐”式产业总动员的创造者,是中联重科“创新的差异化产品(服务)制胜”战略的提出者和执行者。他为“长沙制造”演绎着新的精彩……

  新故事

  作为中联重科副总裁、工程起重机分公司总经理,尽管对国学痴迷,他的疆场却不在诲汝谆谆的讲堂,也不在斗室般的设计室,而是在充满竞争的商界,永无止境地提升和重塑自我。

  “与人乐乐”式产业链总动员

  喜爱国学的熊焰明行走商道,特别欣赏孟子“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的和谐境界。

  在目前中国工程机械三足鼎立、群雄纷争的“战国”时代,熊焰明创造性地提出“链条式整体技术改造”思路,深得以博爱与仁义见长的詹纯新董事长赏识。

  在此思路下,企业上中下游科研、管理、培训纳入一体,全方位合作,资源共享、整体规划、同步推进提升。实现了产业链技术开发、供应物流建设、制造综合实力和营销渠道建设等各方面的国际化管理模式的快速跟进。

  为优化上下游产业价值链,他推行以标准的评估手段和程序优化建设供应商队伍和代理商队伍,有步骤地对供应商、生产协作方、代理商、客户进行管理输出和培训;为加快外购物资周转,他强势整顿供应链、引入第三方大物流,在泉塘工业园周边启动物流和配套园建设,从而在符合战略要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制造平台扩充、延伸,形成了以东区泉塘(中大吨位产品)为核心,常德结构二厂(小吨位产品)、麓谷底盘、配套园区为辅助的分公司制造平台。

  围绕下游企业启动的创新,使中联重科服务实现全天候高品质,营销模式走在了同行前列,公司因此跻身全国百家塔机生产企业第一方阵,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此举不仅使中联中大吨位移动起重机械生产能力及制造品质进一步提升,同时创新了长沙工业制造生产组织模式,对长沙周边工程机械基础配套产业配套能力和管理品质实现质的飞跃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联制造”偏锋闯世界

  随着外围资源框架搭建和制造平台布局调整稳步推进,熊焰明开始为立志做百年老店的中联重科这家分公司重构长远发展与迅速崛起战略,这即是“以创新的差异化产品(服务)抓牢机会市场,以谋取未来制胜”,“巧取对手弱势和盲点市场,提升市场份额”、“占据世界顶级市场,依靠尖端渠道与品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国内,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分公司在准确分析同行业在全球竞争对手和自身行业份额情况下,制定出强调品质和自主创新的中大吨位战略、海外战略,相对弱化门槛偏低的小吨位市场,集中优势着眼技术难度较高的中大吨位和海外市场,高端切入,先强后大,赢取支撑未来发展的实力和先机。

  因为有着高瞻远瞩战略的统领,中联成功规避同行业难以抗拒的眼前利益的诱惑。取舍之间,分公司经营业绩斐然,也使得分公司几代领导者的努力成果得以充分展现。2006年和今年头三季度,经营规模同比增幅高达38%和72%;海外市场销售占销售总量比例,从2005年2%提升到目前近25%,实现利润增长大于规模增长,并且在国际移动起重机高端技术储备领域为“中国制造”赢得“话语权”。

  如大众所知,中联重科是一家懂得尊重与欣赏对手的企业,但这并不影响中联超越对手的行动。拂去赢在当下的匹夫之勇而选择胜在长远的智者谋略,中联重科在工程起重机领域踏出令人惊诧的高速成长弧线,其留给社会的不仅是利润,还有企业的至尊。

  年愿望

  2008年,中联重科将全速开启一条覆盖全球的“长沙制造”新航线。这条航线,穿越太平洋,通达美国,以及“世界制造”精品荟萃的欧洲大陆,并将为“长沙制造”奉献新的精彩。

  领舞世界泵送新高度

  

创新人物

  易小刚,研制出国内第一长度臂架。

  人物名片

  易小刚

  三一集团技术总裁

  选理由

  只要设计单位能把建筑设计多高,我们就能泵送多高……这是他向世界发出的豪迈宣言。正是如此执著的追求,成就了他至高无上的光荣与梦想……

  新故事

  12月6日上午,三一集团技术总裁易小刚博士从长沙市代市长张剑飞手中喜滋滋地接过奖牌,捧得“第二届长沙市科学技术创新贡献奖”,奖金为100万元。“他成功入选长沙晚报2007年度创新新闻人物应无悬念,当之无愧……”长沙工程机械行业一位重量级的老总如此进行了点评。

  研发领域与国际知名制造商同步

  1995年春,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及公司主要领导向文波在全国网罗专业技术人才,他们费尽周折找到易小刚。说服亲朋好友,易小刚离开了北京优厚的工作环境来到三一重工。

  混凝土泵车的一个核心技术就是臂架,当时中国没有掌握研发臂架的技术。1999年,易小刚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行开发的37米混凝土泵车。2001年,易小刚又研制出国内第一长度臂架——48米臂架,标志着我国在泵车、臂架研发领域与国际知名制造商同步,泵车成为国内同类产品中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002年9月,在易小刚的主持下,三一重工正式启动56米臂架混凝土泵车开发项目,使三一重工在泵车、臂架研发领域进入世界最先进水平。

  混凝土泵车对平衡性和稳定性要求非常苛刻,臂架的长度每增加一米“比登天还难”,因为加长臂架绝不仅仅是长度的简单增加,而是意味着材料、控制技术、制造技术、工艺流程等基础技术的全面优化和调整。三一致力于工程机械领域基础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在此基础上的研发成果——66米臂架泵车,拥有15项领先的核心技术,带动了整个行业混凝土臂架泵车制造的发展。

  打造国内第一品牌及全球前三强

  在易小刚的主持和指导下,三一重工开发成功了22大系列共110个规格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起重机械、港口机械等产品。自2002年以来,混凝土拖泵、混凝土泵车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至2006年,拖泵、泵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50%、59%。“混凝土泵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混凝土泵送机械行业,三一引领民族企业将90年代初占据中国国内市场95%以上份额的国外知名品牌一一挤出了国门。

  目前三一产品出口68个国家和地区,并创造诸多世界纪录:易小刚主持开发的新一代HBT90C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成功地将C90混凝土垂直泵送至406米高的世界纪录;主持开发的“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首次解决了三级配混凝土不能泵送的世界性难题,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水利建设,并实现出口;主持研制成功世界最长臂架泵车66米泵车已成功申报吉尼斯纪录并获证书;在平地机、推土机上提出全液压技术的应用并成功开发了国内首台全液压平地机和推土机,已获发明专利。

  109项专利全部转化为生产力

  据统计,1998年三一重工只有4项专利技术,到2007年9月已累计申请专利560项,授权340项;易小刚个人设计或参与设计专利109项(含发明专利22项),授权76项。其专利连续4年获得湖南省专利实施金奖,并全部成功转化为生产力。他主持和参与了24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其中“863”项目3项,国家“十五”重大装备项目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年愿望

  入选为“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湖南省首批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专家”。虽然在创新方面的成绩已非常突出,但希望通过更多创新使臂架的长度不断增加。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