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力促教育均衡 三千多教师参与“扶薄”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03:55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明确指出,要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下,我市大力推进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各区(市)县纷纷出台措施,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全覆盖,使城乡群众享受科学发展的文明与实惠,使发展的过程成为城乡居民共建共享的过程。我市还将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大发展,助力人才强省。 补贴倾斜吸引城区教师流向农村 去年下半年,我市首次启动大规模的教师交流工作,3543名教师参与“扶薄”交流。 目前,成都教师正逐渐脱离“各校所有”的体制,逐渐转化为由各区(市)县统一管理的“系统人”。双流、温江等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开始尝试深化全员聘用工作,用统一的标准、程序建立规范的教师流动工作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以及有利于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职称、待遇导向机制。实现教育均衡最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师资的均衡。 双流县刘公学校,位于丘区煎茶镇,是双流县6所市级薄弱学校之一。按照计划,2010年,包括这所学校在内的100多所市级薄弱学校将全部实现“脱贫”。 “我来支教时学校条件很差,墙面基本没粉刷过,楼梯上全是缝、没一个完整的,现在的操场是当时孩子们下课后背土、背石块填平的。”元旦前,支教老师冷海燕和往常一样又来到刘公学校,即使已经回到城区,她仍坚持每周回支教学校帮助学生的习惯,“改造前,当时‘兴趣组’教室只坐得下60个孩子,别的就挤在窗外踮着脚听课,冷得发抖。” 现在,刘公学校不但改善了硬件条件,有了广播系统等,还不断完善软件,迎来了朱淑云、黄丛刚两名城区优秀教师。去年12月底,在“华阳实验小学与刘公学校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手拉手’活动”现场,面对学校师生,该校校长樊俊感慨地说:“我最怕的是老师不愿意留、学校搞不好。现在优秀的教师来支教,政府会有700到1000元的补贴,真正稳定了‘军心’。” 为了促进人才交流,调动该县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双流县在政策机制上改革创新:不仅追求教师同县同酬,而且让农村特别是丘区教师的总体收入高于城区教师,为此该县每年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津贴支出总额达4670万元。县财政每年安排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职在岗教师绩效奖,深丘教师每人每月300元,浅丘教师每人每月200元、坝区教师每人每月150元;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发放年终奖,每人每月坝区120元、浅丘180元、深丘200元;对40岁以下的县农村优秀青年教师实行奖励:深丘教师每人每月300元,浅丘教师每人每月200元。农村学校硬件条件和环境不亚于城市学校,再加上农村教师享受到政府的补贴,在基本工资相同的情况下津贴已明显高于城区教师,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留在农村。 而现在,这项补贴还在增加,倾斜力度不断加大。 双流县调查反映,通过政策杠杆的调节,该县城乡教师队伍日益均衡化,教师从较贫困的丘区往坝区、坝区往经济发达城区的流动情况为:2004学年206人,2005学年173人,2006学年170人,2007学年168人。2004年以前,几乎没有城镇教师往农村流动,而从2005年开始,逐年增加。 “我们正计划选择五个地点,为3000多名没有住房的教师修建教师公寓,按成本价,让教师们实现集中居住、均衡任教。”双流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促进教育业的城乡统筹、均衡发展还需要深化工作。该县的“两免”措施提出要将未达到劳动年龄的青少年纳入免费享受政府提供就业培训中,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他们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此外,该县将尽快建成成都交通和机械技师学院,打造高水平技能培训基地,建成后每年招收双流籍“两后”生500至700人,力争在2年到3年内达到3000人左右的办学规模。 三种模式推进城乡教师交流任教 去年9月,我市完成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和建设任务,改扩建的410所农村中小学中,新建校舍面积105万平方米,旧房维修改造面积84万平方米。与硬件建设相比更引人关注的是正逐步深化的学校师资流动与均衡配置工作。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教师交流采取了三种模式:一是各区(市)县教育局将交流指标落实到学校,实行计划指导下的分片多校联动交流或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间、城区(镇)学校与农村(涉农)学校间对口交流;二是优质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实行校际间对口交流;三是个人主动性交流。为了深化这项工作,部分区(市)县正出台一系列措施激励城乡教师的交流互动:青羊区充分利用工资福利、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定的杠杆引领作用,切实保障交流到涉农地区教师的收入持平或略高于城区学校;温江区坚持“人走岗不动,宁空不挪聘”的原则,打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期终身制,确保农村学校留住优质师资…… “我市将继续探索多样化的学校组团发展模式,分步推进区域内校际均衡,并将从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两个关键环节入手,试点探索教师(校长)在全市域流动。”相关人士介绍,此举将打破教师“一校所有”的格局,变“校管校用”为“区(市)县管校用”,实行同职级教师(校长)“同区(市)县同酬”,并将逐步过渡到“同城同薪”。由此,继续加强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 各方声音 “实行丘区补助后,我们这边的很多教师对自己的工资收入比较满意了。” ——双流县合江镇初级中学教师林中国 “目前,新教师分配指标向农村学校倾斜。2007年招聘的189名大学毕业生,80%分配到了农村学校,还特别注重了对农村边远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的倾斜。” ——双流县人才交流中心主任江光智 “简直想不到,我的孩子转学到郫县,不用托关系找人,还能享受到全免费的义务教育,而且是优质的教育资源。” ——内江市东兴区柏和镇李代萍 本报记者 张立 摄影 王若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