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农门带领乡亲跳"龙门" "大学生村官"介同彬回乡5年施"新政",领着乡亲奔"小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07:54 大河网-大河报

  

重返农门带领乡亲跳"龙门" "大学生村官"介同彬回乡5年施"新政",领着乡亲奔"小康"
□记者谷武民文图

  核心提示

  2002年,曾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跳过“龙门”的他作出决定:重返农门。

  5年间,他扎根希望田野,投资兴建了拥有固定资产7399万元,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的畜牧开发公司,先后带领两个行政村近2000人走上了致富路,跻身“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成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5年来,他走过了怎样的一个创业和心灵之旅?新年的第一天,记者走近这个只有33岁的鹤壁“大学生村官”介同彬。

  跳过“龙门”回农门

  昨日,记者走进淇县西岗乡坡袁庄村,这里新年的气氛分外浓烈。村里的豫剧团正在上演一场村民自编自演的热闹好戏。说起旧貌新颜,一个让村民心生自豪的名字不时脱口而出:介同彬。

  现年33岁的介同彬并非这里的村民,而是邻近的西岗乡原庄村人,1997年7月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分配到淇县供销社工作。2002年,县里招聘大学生村官的通知发出后,他作出一个令家人很意外的决定。

  “回老家当村官!”当他向老父亲、妻子说出自己的决定时,老人气得一病不起,爱人急得哭天抹泪,都说他简直是疯了,当年好不容易跳过“龙门”,如今又回到老家带领农民修地球,让村民咋想?但是,介同彬还是打点行李回到村里,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任村党支部副书记。

  扎根田野梦想成真

  打铁须靠自身硬。只有自己率先致富,才有说服力。介同彬多方筹资150万元,承包、盘活了村里倒闭的养猪场,聘请教授常年担任技术顾问,指导生产。经过不懈努力,养殖场从小到大滚动发展,很快达到固定资产1600万元、年出栏1万头商品猪的规模。

  2004年,他投资1800万元,建成了集猪苗繁育和种猪养殖为一体的淇县兴和畜牧开发有限公司,拥有年出栏2.5万头猪的商品猪场1个,年出栏1.5万头猪的种猪场1个,饲料加工厂2个,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为带领群众致富,他依托公司,筹建了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吸纳本村及附近村社员800余户。对合作社社员,实行统一提供种猪、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统一防疫等多种服务。2006年原庄村人均收入7400多元,比2002年增加4200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畜牧养殖专业村。

  人过好日子,猪住“好房子”

  原庄村的喜人变化让邻近的坡袁庄村人坐不住了。由于多年来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和不团结,村民的年收入2005年只有2400元,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一度被人称为“破袁庄”。于是,他们来到乡里、县里,纷纷要求把介同彬这个小伙子请到他们村去帮大家“致富”。经过多次“上访”,2006年6月,淇县西岗乡党委任命介同彬为坡袁庄村党支部书记。

  介同彬到任后,公开向村民承诺:不要村里一分钱的工资报酬。学啥鼓捣啥。介同彬依托自己创办的兴和畜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和银行贷款,筹资1300万元建起了年出栏1万头猪的生态养猪示范小区,向群众承诺:“养猪挣了钱是大家的,赔了是我的。”目前56个养殖单元已被群众认购一空。与之相配套的3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小区、沼气供应站也正在建设中。

  记者通过“参观走廊”看到,养殖小区的母猪区、产房、育肥区分配严密,区内建有一个大型沼气站,免费向全村供沼气,小区全封闭,配备了冷暖空调和音乐。“村民要尽快过上好日子,就得让猪住上好房子。”介同彬意味深长地说。他早有了自己的“小九九”:把已建成的生态饲养小区里价值30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无偿捐给村集体。

  “破袁庄”直奔“小康村”

  一枝独秀不是春。介同彬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除了做养殖文章外,开始了一系列“新政”,坡袁庄村面貌焕然一新。

  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生态新村。硬化道路2000米,整砌排水道5580余米,栽植绿化树木800余棵,主干道全部安装高杆路灯,形成四纵四横的交通格局。

  建设安全饮水工程,使全村140户群众全部吃上自来水;投资58万元,建成信息文化中心,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

  如今,坡袁庄村人均收入达4000元,集体收入达30万元。原村支书耿绪萍激动地对记者说,起初上级派介同彬来时,她觉得委屈,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当好副手,早日把坡袁庄建成“小康村”。

  牢记“三心”创大业

  一年多来,介同彬的公司无偿为村里捐助了507万元,有人认为他这样做不值。介同彬却对记者说,一个人首先得有事业心,“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干事创业提供了平台,自己和村集体同步发展,把带领群众致富作为己任,实现人生价值。其次,要有颗感恩的心,家乡把他培养成才,他时常有为家乡做点事的冲动。要有责任心,虽然经营着一个企业,他从不把自己当商人,现在致了富,有了条件,也有这个责任为村里做些事情,不辜负家乡的养育,也要对得起“大学生村官”这个称谓。

  昨日,介同彬说:“当村官难不难?难;当村官苦不苦?苦。可看到群众日子越来越好了,家乡变得一天天更加美丽了,心里就觉得满足和欣慰。这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拼搏的意义。”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