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女儿冼妮娜:电视剧为我父亲编情史(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15:09 金羊网-羊城晚报

  白糖立功,六昼夜写成《黄河大合唱》

  首次公演吃饭的家伙也上台

  记:每当中国人振奋人心的时刻,《黄河大合唱》就会唱响。包括“嫦娥一号”探月工程,《黄河颂》又高票入选特别曲目“上天”。这部经典音乐作品有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吗?

  冼:母亲曾对我说,父亲是从1939年3月26日开始动笔的,他说《黄河大合唱》一共有《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等八个乐章,他写得非常投入,还边唱边写,自己在那儿指挥。父亲在写的时候,请著名诗人光未然给他讲述在黄河壶口瀑布段,船夫是怎样拼命地划船使他们安全渡过;吴西岭先生还反复唱船工号子给他听,所以他写出的《黄河船夫曲》才会如此动听。我父亲想把对祖国人民的全部热爱都通过笔尖写在纸上。光未然先生晓得他是广东人,爱吃甜的,就托人买了两斤白糖送给他,我父亲写一点,就抓一点糖放在嘴里。所以有人就说,《黄河大合唱》是父亲用在巴黎学到的音乐技巧,加上他的激情和白糖组成的。他用了四天时间就谱写完了《黄河大合唱》八个曲目,但是他对《黄河怨》和《黄河颂》这两节总是不满意,三次易稿。现在传唱的就是第三稿。这样前前后后从26日到31日,用了6天6夜的时间把唱谱和总谱都写完了。

  记:《黄河大合唱》配器特别有意思。

  冼: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举行首演,那时条件很简陋,父亲曲谱上所标的配器都是根据当时既有的乐器专门配备的。当时延安总共只有两三把小提琴。父亲因陋就简,利用能找到的所有乐器,包括鼓、锣、钹、笛子、木鱼等民乐器,来为《黄河大合唱》配器。由于缺乏打击乐器,父亲就让一个来自福建的学生每天背个瓷缸子,把鲁艺同学们的勺子、叉子都收集起来。演奏时只要父亲一暗示,那个学生就抓住瓷缸子拼命摇。因为缺乏低音乐器,父亲还用洋油桶和羊肠线自制了一把低音胡琴,据说共鸣效果相当好。1939年5月11日,《黄河大合唱》首次公演时,这些土洋结合的乐器派上了用场,毛主席听后连说三个“好”。著名记者斯诺在看过演出后也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特的、中西合璧的乐队。”

  电视剧中冼星海的“巴黎情史”完全是杜撰

  开播当晚频频接电话“挨骂”

  记:近年以冼星海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有不少,您都看了吗?有什么想法?

  冼:看了,电影《冼星海》感觉还过得去,挺感人的。看到一些片断我的眼睛都湿润了,但眼泪始终没有流下来,我想如果影片能完全按照父亲当时的真实情况去拍的话,我的眼泪一定会流下来。

  电视剧不如电影。全剧20集,前面9集可以说是杜撰的,把父亲在巴黎打工求学的经历,着力描述成他如何与异国女子“谈情说爱”。根本没有这样的事!父亲当时在巴黎是一边拼命打工,一边拼命求学,哪有时间谈情说爱呢?

  很多年前,我曾经拜访过父亲当年在法国的朋友,他们都说没听过父亲在巴黎有过女朋友,更没看到过。他们说:“你以为巴黎的女郎那么容易追求吗?一个男人如果没有钱,哪那么容易能追求到。”我问:“如果她们仰慕父亲的才华而不要钱呢?”他们又说:“不要钱也要有时间啊,你父亲打工、学习都来不及,哪有时间交女朋友啊。”

  电视剧里不少东西是杜撰的,虽然大的框架是对的,但具体的细节就失真了。父亲与母亲的相识也不是那么一回事。甚至编造剧情把父亲卷进了音乐界的人事斗争中,当时的情况绝对不是这样的。

  记:那您没有想过去和制片方交涉吗?

  冼:在电视剧开播那天晚上,我就接到不少朋友的电话,很多电话是打过来骂我的,说“你看你把你父亲塑造成什么样了?”他们这么说,我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很高兴他们能明辨是非。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电视剧没有我参与。我没有去找过制片方麻烦,虽然电视剧有种种不是,但毕竟他们花那么多钱来拍摄父亲,投入了精力,可以说也是对我父亲的肯定。

  (编辑:志彬)

  上一页第

[上一页] [1] [2]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