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些传统饮食观念遇到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17:4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2日电 美国《侨报》周末版刊登署名王龙保的文章《防陋习 保护野生动物》说,中国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份。但随着社会发展,一些传统饮食观念遇到了挑战,许多陈旧古老的习俗遭到质疑。

  文章说, 中国古人养生重食补, 认为酸甜苦辣辛五味能丰肌。而现代医学硏究却发现, 宫商角征羽五音给予人身心的调节是五味无法比拟的, 特别是对肥胖症蔓延、心血管疾病成灾的现代社会,“正心”比“丰肌”重要千倍。

  看来, 对中国食文化的正确态度, 应当是一分为二。例如,至今仍有不少人迷信食用野生动物能大补身体。据近日大陆报载, 仅广州一地每年就有百万只野生动物葬身人腹。另据调查, 穿山甲、猫头鹰以及被广州人称为“五爪金龙”的巨蜥, 是风靡广州的“三珍”。

  入冬以来, 缘于冬令进补强身的旧习俗, 在广州和大陆南部一些城市, 野生动物交易异常火爆, 经营野生动物的酒楼餐馆食客爆满。这颇令笔者担忧。

  中国政府曾三令五申, 严禁猎捕、 贩卖、 销售、食用野生保护动物,可走私贩卖和食用野生保护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笔者认为, 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第一是食客愚昧无知, 旣不懂保护野生动物对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又盲目迷信,还不懂法律。4年前大陆SARS流行,一般认为是因为食用野生动物而导致人类感染病毒。

  第二是有少数不法之徒见钱忘法, 唯利是图。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野生动物走私, 已成为继军火、毒品之后的第三大走私贸易。

  第三是官场腐败, 商业贿赂风、公款吃喝风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一些政府官员不只吃, 还充当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的保护伞。

  文章最后指出,眼下圣诞、元旦、 春节接踵而至, 中国人的吃文化又开始大放异彩。在一些迷信进补的地方诸如广州,查获经营野生动物的消息频频见报。但这并不能让笔者舒心,就前几年笔者在大陆的经历来看, 见光的案例仅是九牛一毛。因此,亡羊补牢不是办法,杜绝饮食陋习,嘴下留情,才能从根本上拯救野生动物。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