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拿奖 只是做该做的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5日05:5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 陶玲)张和民,不少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熊猫之父”;谭永久,有名的棉花“抗癌”专家。他俩,在昨日的四川省科技奖励大会上,各自获得了第五届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并分别奖励他们50万元,这是省委、省政府对科技人员给予的最高荣誉和重奖。

  “熊猫之父”张和民:

  没有想到能拿奖

  昨天的颁奖会上,接过奖状的张和民激动地表示,没有想到能拿奖,自己只是在做应该做的事情。

  张和民1983年从四川大学生物系毕业,当时正是箭竹开花大熊猫断粮的时候。他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到大熊猫受灾最严重的卧龙工作。当初,中外专家在卧龙的大熊猫野外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圈养大熊猫种群不能自我维持,只能从野外捕捉大熊猫来满足科研需要。“面对长期无法攻克的难题和压力,外国专家都纷纷撤离和转移研究方向。”张和民回忆说,当时中外合作建立的卧龙研究中心已经没有外国专家愿意留下来。和他一起先后分配到卧龙的100多名大中专学生,大多数也相继离开。

  1990年,张和民和他的同事们开始自己主持大熊猫科研工作。由于刚刚起步、设备技术落后,生活条件也极其艰苦。为了收集大熊猫资料,他们在海拔2500米的野外爬冰卧雪。在大熊猫的发情季节,冒着刺骨的寒风,长时间坚守在墙头,一次次的观察、实验。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张和民和他的团队基本解决了大熊猫繁殖的三大难题,还创新了“爱心喂养”等饲养熊猫的新方法。

  1995年的一天,张和民指导两岁的大熊猫“英英”练习爬树。突然,“英英”大发脾气,转头咬伤了他的小腿。为此,张和民住院休养了3个月。回忆起当初的惊险一幕,张和民笑了笑说:“‘英英’肯定是嘴下留情了,不然我的腿就残废了。”

  张和民拿着奖状感慨地说,“在科技攻关的过程中,我们大家没有想到过什么科研成果,没有想到过补助,没有想到过什么奖励和待遇。想到的只是如何解决面临的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棉花“抗癌”专家谭永久:

  既感动也很激动

  为了攻克棉花“患癌”的难题,他和他的团队通过40多年的研究,发明了国际领先的棉花抗源种质;为了进行棉花抗病实验,他在射洪蹲点13年;早已退休的他,在因生病切除胃的2/3的情况下,仍然深入田间地头。昨天,年过七旬的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业务所长、研究员谭永久和老伴一起来领奖。他说,他既感动也很激动。

  棉枯、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的世界性疾病,棉农俗称棉花的“癌症”。1972年,棉花黄萎病防治被列为省重点科技项目,谭永久则是负责专家之一。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谭永久在射洪蹲点13年。一把尺子,一个口袋,一双草鞋,一天步行几十里,一年只回家两次,率领课题组踏遍了四川涪江、沱江、嘉陵江流域的所有病区,寻找抗源种质材料。“当时我们看着大片枯死的棉苗,心急如焚。”谭永久表示,为此,他们冒严寒顶酷暑,风里来雨里去,天天与棉农一道战斗在生产一线,最终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抗源种质。

  经过40多年的研究,谭永久创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棉花多抗病育种技术,全国利用这个成果选育出棉花抗病品种128个,占全国育成抗病品种的63.4%,在主产棉省推广应用面积近3亿亩,增产效益360多亿元。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