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跨越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04:13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三论全面贯彻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优化提升经济结构是加快发展的基础,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近几年,成都经济社会发展能够保持速度较快、质量较好、后劲较大的良好势头,正是得益于我们有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和活力。通过城乡统筹,深入推进“三个集中”,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了农村经济的活力;坚持城市经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较好地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聚集了民间资金的力量;深化农村市场化改革,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激发了群众参与发展的活力。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必须进一步解决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问题。动力和活力首先来自优化提升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构调整不仅关乎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解决就业等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密切相关。经济结构调整搞不好,难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当前,成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工业支撑作用不强,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大企业大集团不多,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不够,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较低,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等。

  面对现实,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结构调整作为贯彻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来抓,在充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顺势而为,就大有作为。要进一步强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着眼于提升“三个集中”的水平,有效实施“三化”联动;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改革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的源泉。与先进城市相比,制约我市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仍然存在,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政府职能转变还任重道远,科技创新较为薄弱,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成都要实现加快发展,改革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对此,各级干部一定要清醒认识。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魄,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深化政府改革,增强社会功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动力和活力还来自于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这几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广泛参与。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全面贯彻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重大部署中,我们一定要大力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为农村群众营造公平的创业条件和发展机会;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将工作重点转向创新农村发展机制、改善发展环境上来,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加快建立政府、市场、社会良性互动的新机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把省委提出的总体目标与成都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坚持正确道路,深化改革创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成都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就一定能获得持续、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