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要永远走在出征路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04:13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记成都军区某部藏族青年军官江勇西绕(下篇)

  赵丕聪 何禹 四川日报记者 张宏平 郝勇

  小时候,江勇西绕最喜欢去故乡兵站看电影,那是他童年的心灵驿站。

  电影《英雄儿女》里,王成抱着爆破筒扑向敌群:“为了祖国,向我开炮!”这个镜头至今还让他热血沸腾。从《士兵突击》主角许三多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是军人,就要永远走在出征路上!”江勇西绕说。

  “他们吃的是艰苦,吃的是顽强的精神,吃的是严格的训练!”

  2002年12月,海口某海训基地。

  一场紧张的淘汰赛即将进行。代表中国军队参加“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的17名选手齐聚这里,最终只有9人能走向竞赛场。17人中,仅江勇西绕不会游泳,而游泳是侦察兵必备技能。

  训练组下了死命令:7天学不会游泳,卷铺盖走人。

  腊月三十,训练移师大海。刚一靠近水,江勇西绕的腿就直打哆嗦。浪头打过来,一咬牙,他迎了上去……一头钻进水里,身子直往下沉,居然游出10多米。

  他向教练举手:“我会了!”

  教练一狠心,带他坐上橡皮舟,然后把他丢进海里。身子像个秤砣直往下坠,求生的本能驱使他拼命往岸边游——不知过了多久,终于上岸了!

  江勇西绕留下了,还担任中国二队队长。

  2003年8月,爱沙尼亚,“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武揭幕。

  “爱尔纳·突击”,其含义是远程渗透侦察作战。参赛队员要携带40公斤的武器装备和生存物资,在5天4夜中完成过水中雷场、武装泅渡等18个科目。

  比赛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上一届,中国军人囊括冠亚军。而这次,全世界有38个国家的军人参赛,中国是亚洲唯一,许多国家喊出“阻击中国队”的口号。

  第三天下午,当一支外国军队拖着疲惫的身躯到达一条河边时,远远看见中国军队队员们个个“筋疲力尽”地躺在河边。这正是抢先过桥的机会!

  那支军队冲了过去,不一会儿,对岸传来抓“敌”的哨声,他们掉进了伏击圈。“上!”江勇西绕一声令下,刚刚还横七竖八躺着的中国侦察兵,闪电般过河,冲出伏击圈。

  这正是江勇西绕的计谋。刚到桥边,他就发现密林中晃动的人影:“隐蔽,有伏敌!”摸不清伏敌多寡,他让自己的部队佯作疲态,让那支外国军队作了“先遣部队”。

  最终,中国二队取得外军组第二名的好成绩。赛后,一名外国武官问中国驻芬兰武官刘盟大校:“中国军人跑这么快,他们平时都吃什么食品?”刘盟说:“他们吃的是艰苦,吃的是顽强的精神,吃的是严格的训练!”

  练为战,在实战一般的训练中胜出,才能在真正的实战中战而胜之。

  2004年初,从国际赛场载誉归来的江勇西绕,由某旅调到拉萨某部。为解决骨干缺乏的燃眉之急,部队党委让他组织首期“雪豹”骨干集训班。

  雪豹,生活在气候恶劣的喜玛拉雅山一线,反应敏捷、速度快、潜伏时间长。高原侦察兵训练要达到“雪豹”那样的境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别跑,给我回来!”射击场上,江勇西绕一把抓住新兵任正雄的肩膀。这个小伙子第一次射击时,弹壳钻进衣领受到惊吓,从此一听到枪声,就想开溜。

  江勇西绕决定对他采用“隐真示假”装弹法。他拿了两支枪,递给任正雄一支。举枪上膛,任正雄颤抖的手扣动扳机,轻轻一声响,原来是空枪。这下,他大胆地上膛、瞄准、射击。

  “啪——”一声脆响,靶心10环的位置出现一个新弹孔。“这是我打的!”任正雄回过神来:“连长,你给我换枪了!”

  一年后,即使在颠簸的汽车上,任正雄的射击命中率也达50%。在成都军区举行的比武中,取得手枪射击第一、步枪第四好成绩的,正是任正雄。而“雪豹连”官兵的射击成绩优秀率在90%以上。

  高原缺氧,400米跨越障碍训练中,不到百米就有人体力不支。江勇西绕把战士们带到一片沼泽地中,要求他们一口气举半小时弹药箱。

  装满教练弹的箱子有50多公斤重,在平地举已经很费力气了,何况是沼泽,这些“80后”新兵面面相觑。江勇西绕紧紧腰带,跳进沼泽地,“跟我来!”一次次举起,一次次陷进泥泞,又一次次爬起来,战士们“嗷、嗷”的叫声响彻云霄。

  练为战,在实战一般的训练中胜出,才能在真正的实战中战而胜之。

  一轮又一轮实战般的集训,让战士们个个练出好身手:2004年,西藏军区大比武,“雪豹连”硬科目全部拿第一;2007年7月下旬,成都军区侦察兵比武,“雪豹连”再拿技战术综合运用第一,名扬全军。

  “备战才能止战。”和平年代出征赛场的军人,一次次站在更高的起点。

  2007年7月,成都军区爱军精武比武拉开帷幕。在进行火箭筒实弹射击训练时,有3枚出膛的火箭弹未爆炸,留下隐患。

  江勇西绕主动请缨去弹着区排险。部队领导不放心,安排战士随行。快到目的地,他让几名战士到巨石后待命,只身带上工具前往。战士们一再要求同行,他喝道:“干部的指挥位置永远在一线!你们去干啥!”

  他对兵,且严且爱。

  新兵余兴旺刚到高原,紫外线过敏,江勇西绕天天领着他跑卫生队。二级士官王树风训练中腿骨折,行动不便,他就背他上厕所,为他洗脸、洗脚。

  当干部6年,6个除夕他都是和战士们一起过的——就像当年在内地上学时,老师陪他们过年一样。

  新兵来了,他给每个人拍一张穿军装的照片,一张一张装在信封里,寄给他们的父母。老兵要退伍了,他把平时拍的照片、录的音像整理出来,设计制作成光碟送给他们,作为永久的纪念。

  一窗灯火,手不释卷。这是战士们眼中江勇西绕的生活影像。

  “挂上干部军衔,并不等于有了干部的素质。”每天晚上一回家,他就变成一名书桌前端坐的好学生,每天两个小时的阅读,雷打不动。他读书,拿下了西藏大学公共事务管理本科文凭;他做笔记,几年间写下近10万字。学习,使他站上一个又一个新起点。

  他对祖国,赤胆忠心。“就是死,也要死在赛场上。”每次出征前的誓言,总令大队长韩志宏热泪盈眶:“好兄弟你不能死,我们等着你凯旋!”

  “备战才能止战。”和平年代出征赛场的军人,一次次站在更高的起点。每次回到高原,江勇西绕胸中都激荡着风云际会的豪情。

  起风了,雪线上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在官兵们手上撕开一道又一道血口子。严冬,绕在军营四周的一排排白杨,犹如一尊尊军人雕像。

  ——这里,是祖国的最前沿!

  ——他们,是站在最前列的出征者!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