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城保护的“杭州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1日09:07 光明网-光明日报

  

文化名城保护的“杭州模式”

  文昌巷的鹅卵石健身小道。杭州日报记者李忠摄

  

文化名城保护的“杭州模式”
2007年秋,一位德国环境专家深入杭州背街小巷考察。面对一条条特色各具、古韵盎然的街巷,他兴奋地对浙江大学教授叶关荣说:“杭州的古城保护与欧洲做得一样好!”

  “与欧洲一样”,却与国内众多城市不一样。杭州的背街小巷改善工程赢得好评如潮,建设部专家说是创造了“背街小巷改善的杭州模式”;文史专家认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杭州模式”;98%的杭州市民则认为这是一个使他们满意的“民心工程”。

  一个工程何以能创造诸多模式,赢得如许好评?

   古城历史文化亟须保护

  2007年12月24日,部分建筑、文史、城管专家聚集杭州市城管办,对背街小巷改善工程进行点评。

  历时4年,投入12.3亿元,改善街巷2172条,192万居民生活得到改善。背街小巷改善工程是杭州市近年来涉及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基础设施工程,也是市民最为满意的工程之一。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36个城市的政府考察团前来考察取经,38批城市城管部门前来参观交流;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丹麦专家艾瑞克和英国专家罗伯特在考察背街小巷改善工作后题词:“一个幸福的休闲之地”、“一个非常优秀的社区运行的典范”。

  无疑,这一工程已成为一个典范,一种模式,一个城市发展的坐标,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人文历史专家陈洁行认为,我国的城市建设过去曾留下许多破坏历史文化的遗憾,而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却为城市建设提供了足资借鉴的经验。

  “全国许多城市建设‘千城一面’,杭州却搞出了自己的特色。”陈洁行说。

  历史文化是通过物化的古迹和文物留存世间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这次大规模的建设却造成了对城市历史文化大范围的破坏。痛定思痛,欧洲因此掀起了古城保护运动。

  中国的古城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浪潮兴起,不少城市古迹遭到不同程度毁坏,文明碎片渐渐湮没,文化遗存慢慢消逝,这是城市建设留下的遗憾。

  杭州也曾经历这样的痛楚。

  上世纪末,杭州市的旧城改造大规模推开。当一栋栋新楼崛起,杭州日渐变“新”时,老街巷却在悄悄地消失。

  杭州是一个有着2229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的文明物化在数千条小街小巷中。街巷承载着杭州特有的历史文化,蕴藏着独特的人文内涵。历史文化若消失,名城岂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保护与发展永远是古城的一对矛盾。对老街巷的保护,对古城历史文化的保护,历史地落在了杭州市领导的肩上。

  被称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杭州模式”的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却源于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初衷。

  老百姓家门口的“民心工程”

  毫无疑问,迈入新世纪以来,是杭州城市建设力度最大、成就最突出的时期。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走科学城市化之路,先后开展了“一纵三横”、“五纵六路”、“三口五路”,西湖综合保护、运河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等工程,这些工程使杭州道路变宽变净,杭州城市更美更靓了。外地游客和媒体好评声一片。

  主干道建设好了,住在背街小巷里的市民的生活环境状况怎么样?又有哪些要求?这些一一进入了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视野。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看来,背街小巷改善工作做与不做、做得好不好,直接反映了领导干部心中是否装着老百姓,关系到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2004年,背街小巷改善工程被列为市政府10项为民办实事之首。

  当年年初,一个全市性地毯式的街巷普查随之开始,目的是彻底查清街巷现状。

  普查发现,背街小巷环境脏、乱、差,路不平、灯不明、道不畅、杂乱、拥挤,居民生活有诸多不便;许多历史文化遗存已破碎破损,正在消失,亟待抢救。

  “背街小巷改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宣告成立,老街巷被逐条排出。街巷怎么改善修复?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提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落实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日后产生重大影响的“三问四权”就这样诞生了。

  据市城管办负责人介绍,这是杭州市城建工程中前所未有的一次民主实践。工程设计前问需于民,动工前先普查摸底,将调查结果交给设计单位;工程设计时问计于民,该设计成何种风格?工程实施时问情于民,开工前张贴《告市民书》,对施工过程中老百姓生活上遇到问题如何处理进行解答。

  沈塘桥路设计方案听证会上,居民代表提出挖掘街巷历史文化,采用仿古设计方案的建议;大关苑路方案听证会上,居民沈大伯提出增设文化长廊等10多条建议;文昌巷改善工程中,退休工程师吴伦坤提出为方便残疾人和老人将台阶改成斜坡道、在大樟树周边设圆凳等,这些建议都得到了采纳。

  这项工程受到市民广泛的支持,成为全市人民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生动实践。在工程进行中,平安里小区9位大妈给26位民工送红包;双目失明的何大妈拿出16000元退休金给民工买了536件T恤衫;一学生给民工送棒冰:“工人叔叔,你们辛苦啦!”民工激动地给市领导写信:“我在杭州第一次有人叫我工人叔叔!”

  4年中,有160多名专家,有33550位市民直接参与了改善工程,市民提出的各类建议和意见5300条,被采纳4100条,3400多市民自愿任工程志愿者,2200多人担任义务监督员。

  公仆心中有“主人”,“主人”自然忘不了公仆。工程指挥部共收到市民送来的锦旗197面、感谢信186封,市民盛赞这是“民心工程”,市民与党和政府的心贴得更近了,关系更密切了。

  改善后的背街小巷告别了脏乱差的历史,交通序化、道路洁化、环境美化、景观亮化,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城市品位得到显著提升。这一工程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家门口的好事,体现了“改善为人民,改善靠人民,改善成果由人民共享,改善成效让人民检验”,群众满意率达到98.3%。

   重拾历史文化碎片

  走进七龙潭巷的梁宅,陈洁行的心被刺痛了。这个破败的江南大宅院呈现的是典型的江南民居特色,但这里住着几十户居民,拥挤杂乱,几十只煤饼炉使古宅终日烟熏火燎,万一失火,古宅将毁于一旦。

  “这种情况很普遍。”陈洁行向记者追述背街小巷改善前的那次考察。“江南民居多为木结构,很容易失火,有效的办法是搬迁,把60%的居民搬走,腾空的房子经过整修,分配给留下的居民,使他们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又能保持原真性。”

  街巷内散落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工程的一大任务就是整理、拼接历史文化碎片。每条街巷开工前,工作人员都要查阅街巷历史资料和实地踏看,广泛听取民意,并成立了由文史、建筑、设计、绿化等专家组成的顾问组,为改善背街小巷把脉。在方案设计上注意人文景观的挖掘,体现各条街巷的特色,防止“千巷一面”,设计必须把原有风貌保护放在第一位。

  仁和里的改善方案中,为美化小巷要对立面墙体进行粉刷,但专家认为粉刷会破坏原貌,于是小巷墙上爬满爬山虎和青苔的原貌得以保存。

  抢救历史文化,唤醒历史记忆,保护历史遗存,这已成工程追求的目标。在大学路,工作人员发现,派出所的旧房竟是郁达夫旧居,搬走!100多年前,林启在这条小巷创办求是书院,这里是浙江大学的前身,恢复!这些湮没在尘封中的历史被挖掘出来。

  几乎每条街巷后面都有着动人的故事。走进惠兴巷,记者被一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惠兴是一个矢志办学的女子,1903年,她创建了杭州第一所女子学堂。为挽救将倒闭的学校,她以命相搏,留下遗言,毅然赴死,因此震动朝野,清政府决定把学校收归国有,这就是今天的惠兴中学,于是这条路便被命名为惠兴路。

  为彰显老街的历史文化,街巷改善工程用雕塑、字画碑刻等形式展示民俗风情和历史典故,一些已被遗忘的典故、传说被重新挖掘出来立了碑、上了墙,反映老浙麻历史的金华路、于谦祠所在的祠堂巷等一大批富有地域特色和人文韵味的老街巷被发掘出来。

  杭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文史专家王其煌认为,背街小巷改善工程是一项抢救历史文化名城工程,工程唤醒了城市沉埋的历史记忆,挖掘了文化遗存,传承了历史文化。文史专家仲向平认为,背街小巷改善工程是古城历史文化保护的典范。背街小巷内的文化遗存占杭州全市的三成,仅历史建筑,原来全城500多处,经挖掘整理,现已增至千余处。

   让城市历史文化血脉通畅

  2008年元旦前夕,霏霏细雨中,记者走进安吉支路,洁净的石板路,白墙黑顶,民国时建的民居院落,洁白的墙体中间蓦地萌出一脉翠绿——那栽种在墙体中间挖出的小方洞中的翠竹,顿使小巷生机勃发。

  耶稣堂弄,一坛青绿中,黑色大理石基座上耸立着早已“别了”的司徒雷登。这位原美国驻中国大使,曾经的杭州市荣誉市民,他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这段尘封的历史在司徒雷登纪念馆再现。

  著名诗人陆游“听春雨”的小楼蛰居在孩儿巷深处,白墙黑顶的老宅前立着一方石碑:“陆游旧居”。

  巷以人名,人以巷传。承载着绝代才女林徽因美好童年的蔡官巷;将历史展现于粉墙黛瓦间的察院前巷;刻满宋词、展现御街繁华的东园街,人们能从这些古街区中读出城市的历史年轮。

  街巷是城市历史文脉的微循环,背街小巷的改善使城市历史文化血脉畅通了。

  为了更好地发挥被挖掘出来的历史文化,杭州市城管办与有关部门合作组织了“小街巷大变化,背街小巷改善工程摄影大奖赛”,编辑出版了《小街巷大变化》画册和反映杭州街巷历史文化的《小巷故事》一书,摄制了42集电视系列片《小巷故事》,绘制了《杭州的小巷》旅游图,开发了“杭州名人名巷一日游”,把整洁带入街巷、将文化带出街巷。

  “杭州已进入建国后历史文化保护最好的时期!”人文专家仲向平说。

  “今天的杭州是南宋以来城市发展的最高峰!”陈洁行说。“背街小巷的改善创造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杭州模式’,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和学习。”

  最近,杭州第4次被评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背街小巷的改善使杭州市民的生活品质又提升了一步,杭州确实已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文化名城保护的“杭州模式”

  安吉路支路上的民国时期住宅小楼,现在已经修旧如旧。杭州日报记者郑承锋摄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