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信片到短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3日08:20 南方日报

  /世相素描/

  胡弦

  我们的祝福变得越来越容易。有时候我想,还是手机短信好啊,这一个元旦,得给国家节约多少木材呀!实际上,在内心深处,我还是希望能有一张特别的明信片寄到手中,上面,写着与那些印刷的祝福语完全不同的话

  这几天手机响个不停,人也就特忙,忙着接发祝福短信。先是圣诞节,接着就是元旦,通信公司大概赚翻了吧,连在天空中飞翔的电波都必须要排队了。

  发得最多的几个字是:“祝元旦快乐!”朋友们是否真的快乐?按着键,这样的念头在脑海里一闪而过,让我有了瞬间的迟疑。

  我检查了一下,手机里存的短信有200多个,但若是把文字雷同者以一条计,也就七八条。

  比较特别的一条,是北京的朋友老K发来的。我先把老K列在了群发名单中发出去,然后他回我,是真正的“短信”,内容不长,照录如下:

  “前几日整理旧函,竟翻到你当年手绘明信片一张,大概连你都忘记了吧?上有松月及题诗。转眼10多年,令人感慨!祝元旦快乐!”

  怎么能忘呢?那大概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明信片。

  老K是我第一次到四川开笔会时认识的诗友。笔会上,为了谈诗我们彻夜不眠,为了一个现在看来可笑而简单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会后的第一个元旦,老K寄来了精美的明信片,明信片上写着:“兄弟,我们就是为诗歌而生的。紧握!祝元旦快乐!”那是我收到的第一张来自诗友的明信片,很激动,我决定回他一张特别点的明信片,就将一张雪白的硬壳纸裁整齐,在上面画了几条松枝,以及云气和月亮,并题了两句诗:“一丸明月远客心,半溪松风故人情。”题好后以为有古人况味,得意得不得了。

  想想那时候,年轻,甚至幼稚,但却多么认真,并在那份认真中感到无比快乐。而其后的10多年,发生了多少变化呀。

  我还记得最初两年,老K时不时地打来电话,我乐呵呵地跑到校长室去接,在校长阴沉的脸色里听他给我朗诵新作。

  然后我买了传呼机,留言,过年时就发祝福的诗句。然后都买了手机,然后是交流减少,只过节时发个祝福短信。我知道他已不写诗歌了,改做生意。

  不知不觉,忘了是从哪年开始互不寄明信片的了。即便现在寄明信片又能如何呢?还会再像当初那样去手绘吗?还会为一句祝福语而绞尽脑汁吗?

  已经许多年了,我们的祝福变得越来越容易。有时候我想,还是手机短信好啊,不寄明信片,这一个元旦,能给国家节约多少木材呀!实际上,在内心深处,我还是希望能有一张特别的明信片寄到手中,上面,写着与那些印刷的祝福语完全不同的话。

  我不知道身边这许许多多在按手机键的人都有什么感受,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现在我手机里收到的短信数量,比当年我收到的明信片的数量要多得多,但得到的快乐,却似乎并没有增加。

  本版插图/母鱼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