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整治职业资格认证乱局缘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5日08:21 法制日报

  国务院下发通知4月30日前清理规范职业资格认证市场 记者探访

  

国家出手整治职业资格认证乱局缘由

  本报记者 刘宏

  截止到今年4月30日,随意进行与职业资格相关的考试、乱发证、滥收费等活动将终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针对当前职业资格设置、考试、发证等活动中的混乱现象,措辞严厉地发出了“最后通牒”。

  通知要求,凡是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设置的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予以保留并向社会公布;除此以外的其他各种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予以取消。通知同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原则上不得设置职业资格。各类企业不得自行开展冠以职业资格名称的相关活动。在本次清理规范工作中不予保留的职业资格的相关考试、鉴定活动要立即停止。

  是什么原因促使国务院下狠心整治职业资格认证乱局呢?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无所适从

  哪个机构的认证最权威

  “现在同一种职业资格的发证机构太多了,真不知哪个更权威。”北京某公司职员王宇向记者抱怨。

  去年下半年,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考物流师资格,王宇也想考个证,到了报名点却发现,可选择的种类有五六种,而且大多冠以中国、国家、国际的字样,迷惑之下她最后选择了放弃。

  记者发现,物流师———这一仍然令国人感觉新鲜的称谓,被列为2007年五大热门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之一。目前国内主要的物流师资格考试包括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认证的物流师考试、中国商业技师协会认证的物流管理员考试、劳动部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师认证、ITC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国际认证、英国皇家物流职业资质认证以及美国运输与物流学会的“美国注册物流师CTL认证考试”。

  据了解,由于发证机构不同,我国存在的物流职业证书多达11种,究竟该报哪一种让很多人无所适从。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认证领域。目前,有教育部、劳动部、人事部、信息产业部及相关协会、商业机构等组织的十余类数十种。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各类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超过1000种。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能力建设与评价研究室副主任佟亚丽介绍说,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同时,政府还依法对于那些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职业设置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认证本身没有问题,它可以保证符合条件的人员较好地从事某些专业的工作,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在职业资格认证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混乱。”佟亚丽说。

  关系混乱

  证出多门缺乏规范

  “‘缺乏规范,证出多门’是造成职业资格证书太滥的一个主要原因。”曾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就规范职业资格证市场秩序专门递交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王宁生对记者说。

  “证出多门具体表现在设置资格的机构很多,资格的种类繁杂,许多资格关系混乱。”佟亚丽进一步分析说,比如,发证的机构有中央政府部门,有地方政府部门,有各类协会、学会,还有企业、社会中介机构;所发证书有全行业、全国性的大资格,有专业的、地方性的小资格,有覆盖某类群体的大资格,有针对个别人员的小资格。许多资格交叉重复严重,有些水平评价资格还存在着行政许可化的倾向。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水平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与发证机构的资质和行业认知度有密切关系,但有些自行设置资格的部门缺乏自律管理,对所属事业单位和协会、学会组织实施的资格缺乏监管。有些自行设置资格的企业和社会机构寻求各种途径与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合作,甚至盗用国家名义,搞虚假宣传。大量境外资格瞄准境内金融、审计、物流、保险、IT等行业,成批涌入,甚至有的是国内人员在境外注册后变成所谓的国际资格,还有的是虚假的境外资格,缺乏有效的规范。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些机构为收取更多的报名费、资料费和培训费,随意降低报考条件”。王宁生说,还有一些机构认证内容不科学,所设置的认证考试与现实应用脱节。认证考试过程也缺乏监督,许多认证培训机构用各种方法提高考生的“通过率”,甚至打出“包拿证”的广告,出现种种“走过场”的认证考试,其实质是花钱买证。

  究竟是什么促使多个部门竞相进行名目繁多的职业资格认证?王宁生道出了其中的缘由,“所有证书的背后都牵扯着一个多环节的收费链”。他以外语考试为例,全国在校大学生1600万人,加上社会人员,估计报考人数不低于3000万人,以每人购买学习资料等各项费用1000元计,不下300亿元。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则说,多部门设立多种职业资格认证,不仅仅是为获取经济利益,同时还扩大了他们的职权。

  现实原因

  考证热潮高温不降

  近两年,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我国新生劳动力就业、上岗、创业的通行证,而一些适应人们生产生活需要所产生的新职业,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以物流专业为例,目前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为600多万。考一个相关的资格证,无疑是进入这一行业的“敲门砖”。

  学历证书加上职业资格证书,几乎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必备条件。多拿一个证就多一条出路的观念,也为大多数求职者认同。“到了社会上,人就是一张白纸,资格证在某种程度上能比语言更能说明你的能力和长处。”正在找工作的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李玉对记者说。

  除了以上原因,行业要求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某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的王勇(化名)已经考取了建造师和造价师的资格,还准备再考监理师资格。“我们单位有资质需要,在我们这一行里混,最好多考几个证。”

  “职业资格认证的混乱和重复给很多考证的人造成了精力和经济上的损失。”薛刚凌说,这无形中提高了人才市场流动的效益成本,增加了流动的风险。

  法律原因

  缺少有效制约造成管理混乱

  据了解,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相关条款,在劳动部、人事部共同制定的《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和人事部制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中都能够找到相关规定。但有关人士指出,这些条款对职业资格管理来说不够明确和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郭德忠认为,在实践中,上述相关法规里的内容有可能被曲解,才造成了当前一些后果。

  “目前政府管理职业资格的法规建设滞后,缺乏总体规划,各方面对职业资格设置管理的认识不一致,对职业资格的设置实施和管理监督都缺少有效的法律和制度约束,是造成这种混乱现象的原因之一。同时,由于推行职业资格有可能带来职能和经济上的利益,一些业务部门和社会组织,也普遍出现了热衷设置实施各种职业资格的倾向。对此,国家也缺少有效的监管和调控手段。”佟亚丽对记者说。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