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沙“宝贝”何时不再挤在走廊上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8日08:31 长沙晚报
这栋大楼便是极具时代特征的长沙市博物馆陈列大楼。贺文兵 摄
长沙窑白釉绿彩山水纹壶
商代兽面纹提梁铜卣
春秋云雷纹尖足越式铜鼎
商代象纹大铜铙
长沙窑青釉褐彩“七贤”人物诗文罐
战国双面透雕龙纹青玉
“湘江风雷”臂章、胸章 “文革”时期生产的瓷碗
西汉双面透雕龙凤纹青玉环
地处清水塘的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是市博物馆内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及游览景点之一。贺文兵 摄
侵华日军使用的军票。 本版文物均为长沙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或文物征集成果。由长沙市博物馆供照。 市博物馆确实有不少全国绝无仅有的精美文物,但是,普通的长沙市民,一般来讲是看不到它们的,因为没有像模像样的陈列馆,这些馆藏文物只能寂寞地躺在库房里。 长沙市博物馆副馆长周英一直以来有个愿望:把本馆的馆藏文物基本陈列搞起来,让大家看看,市博物馆里到底有些什么好宝贝。现在,她的这个愿望越来越强烈。作为湖南近现代史方面的专家,周英参与过不少省内大型展览的论证,甚至多次亲自参与陈列工作。但她在陈列展览上的丰富经验,在自己本单位却少有用武之地。 目前,作为一家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在反映长沙历史这一块,长沙市博物馆连自己的馆藏文物基本陈列都没有。 没有基本陈列的博物馆,在全国范围来讲,也许都非常少见。 “我们很内疚。这个情况,确实是不好向观众交待。”长沙市博物馆馆长王立华说。 “你们有什么好东西啰?” 很多来参观的人,走进市博物馆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有什么好东西啰?”“什么”两个字的音很重,言下之意是:你们能有什么好东西? 周英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在陈列大楼转一圈,确实看不到什么好东西,更何况,有的时间段它甚至完全空着。 但在陈列大楼看不到什么“好东西”,并不等于市博物馆没有好东西。周英说,市博物馆还是有好东西的,而且还不少。只不过它们不在陈列大楼,而是躺在库房里。 王立华说,市博物馆收藏有大量商周青铜器、楚汉文物,以及很多很有湖南、长沙地方特色的文物,包括大量的唐代长沙窑瓷器。 在这些文物精华中,独具特色的是商周青铜器、楚汉文物和唐代铜官窑(长沙窑)釉下彩瓷器。目前馆藏的商周青铜器有数十件之多,其中有被誉为商代青铜乐器之王的商代象纹大铜铙,有我国目前最早的能成组演奏的商代乐器青铜编铙,还有夔龙蚊铜刀、兽面纹提梁卣等不可多得的精奇之作。在众多精美的楚汉文物中,馆藏的错金银龙凤纹铜盒、蜻蜓眼琉璃珠、带鞘铜剑、“单立昔”铜戈被誉为稀世之珍。至于唐代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瓷,更是以数量多、种类全、造型精、纹饰美而为国内外所瞩目。 周英说,光是把长沙窑瓷器拿出来展览,就可以做好几个专题陈列,这些专题陈列,足以让观众流连忘返:“你想想,长沙窑的内涵多大啊!关于它的器型,就可以做一个专题陈列,然后,关于它的装饰艺术,也可以做专题陈列。而且它的装饰艺术还可以分作几大块,比如动物纹饰系列、人物纹饰系列、书法艺术系列,等等。长沙窑瓷器上有好多诗词、警示语、歇后语、俗语,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羊申跪乳之志,牛怀舔犊之恩’,等等,你把这部分内容集中展示、解读出来,会非常有意思。” 周英还津津乐道于其中的一件长沙窑瓷器,“不久前我们在整理馆藏的长沙窑瓷器时,发现我们竟然拥有全国惟一一件山水人物画题材的长沙窑瓷器,我甚至认为瓷器上的画作可能是全国最早的在瓷器上绘制的山水人物画,我当时就说,它绝对应该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最后,这件瓷器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惟一的原因是,它的釉色脱落得比较厉害。 至于近现代文物,长沙市博物馆更是以数量多、质量精名冠全省。 比如,市博物馆收藏有一整套毛泽东从1914年到1918年在湖南第四师范、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全过程的资料,如照片、同学录、校志等等,全都是国家一级文物,“这其中有的资料,毛泽东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都没有,或者不全。” “这样的工作,有的博物馆不见得会做” 除了馆藏文物外,从2005年开始,长沙市政府每年拿出200万元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到目前为止,长沙市博物馆共征集到各时期各类文物1.2万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500多件。 长沙是中国南方出土商周青铜器最集中的地区,在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文物征集工作开展以来,征集人员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各种渠道,将数十件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艺术精品征集入馆,如商兽面纹铜铙、春秋平盖牛角形竖耳云纹越式铜鼎、东汉“汉有善铜”博局纹铜镜等,均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此外,征集入馆的文物中,还有不少宋瓷、清代湘军字画等。 在征集到的这些文物中,有的看起来很不起眼,比如,抗战时期的一块小方巾,“人民公社”申请书、社员记工本,以及夸“社会主义好”的小瓷碗,等等。 “凡是能反映历史的,能表现历史特征的东西,都可以是文物,都有它的价值。”周英说。 她说,比如那块抗战时期彩线绣白布小方巾,在原来的藏家手里,它只是一块普通的绣品,市博物馆将之征集过来时,也只花了几百块钱,但当专家对其进行解读后,发现了它特别的意义:小方巾主人的丈夫上了抗战前线,新婚的她将丈夫当兵后对丈夫的思念写成了一首诗,并将诗绣在了小方巾上。“这块小方巾看上去很平凡,但它反映了老百姓对抗战的认识,也反映了侵略者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一位国家一级湘绣大师看了这块方巾后,对它的刺绣工艺也赞不绝口。最后,这块小方巾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关于征集反映“人民公社”时期的物品,周英说,在从私有制到人民公社再到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各个阶段,长沙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全省第一个互助组、第一个人民公社、第一个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在长沙县成立的。于是,市博物馆在长沙县搞了几个专题调查,调查过程中征集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如长沙县福临镇土地买卖契约、长沙县农民协会会员证、长沙县双起乡延长土地承包合同、长沙县高桥人民公社入社申请书等。“这些东西,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产关系,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状况,很值得后人研究。”“我们若拥有更多的这方面的资料、实物,我们对它们进行解读,就会发现,长沙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的轨迹就非常生动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周英还特别提到了市博物馆征集到的一批湘绣画稿,这批画稿总共8000余张,征集费用十分昂贵。有些人认为不值得。“估计有的博物馆也不会收这样的东西。”周英说。 画稿是湘绣绣工进行刺绣的蓝本。市博物馆征集到的这批画稿,涉及湘绣的很多类型、很多题材,如百鸟图、百鱼图、百子图、双狮图,等等。周英很庆幸市博物馆收藏了它们,“如果还在原来的藏家手中,他很可能将画稿一张一张地卖给别人,画稿会被不同的人买走,原来成套成系列的画稿,就很难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她坚持认为,这样做很有意义,“它们中的一些题材,像百鸟图、百鱼图、百子图等,是以前民间婚庆时用的,现在民间已经不采用它们了,今天你看这些画稿,可能觉得没什么价值,但它们毕竟记录了湘绣的一段历史,展示了湘绣某一时期的风格和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画稿是研究湘绣的珍贵资料。” 她举例说,比如我们现在研究唐代长沙窑,画工在长沙窑瓷品上创作的时候,他绝不可能是一气呵成,在这之前肯定有草图,画工肯定是先画了草图后,才将之应用到瓷器上来,但现在的人想找画工的草图,到哪里去找?所以,关于长沙窑的这一创作环节,只能存在于人们的猜想之中,因为无法找到任何原始资料。“画稿是湘绣的工艺流程之一,我们保存湘绣画稿,就是让后人在研究湘绣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料,他可以把画稿和湘绣成品结合起来研究。更何况,湘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博物馆应该做这样的事,我们不做,很可能就没人做这个事了。” 周英说,博物馆征集到的一些近现代文物,它们表面的价值可能不是很高,但它们里面的东西,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老字号”遇到了麻烦 市博物馆确实有不少好宝贝。而且,随着文物征集工作的继续开展,宝贝数量还会不断增加。但是,普通的长沙市民,一般来讲是看不到它们的,因为它们都在库房里。有时候,库房太挤,一些珍贵文物不得不堆在库房走廊上。 王立华很无奈。 但他们实在不敢把这些珍贵文物拿出来,放到陈列大楼里给人们看。 长沙市博物馆陈列大楼的前身是毛主席革命活动纪念馆,1968年建的,到今年已经整40年了。 文物展出时,对展厅的灯光、空气、湿度以及安全设施有严格的要求,但40高龄的陈列大楼显然无力达到这样的要求。 馆藏文物不能进陈列楼的另一个原因是,陈列大楼用于陈列展览的面积太小,还不到两千平方米,“一般来讲,综合性的博物馆,它的临时性的展厅都差不多要有两千多平方米,更别说基本陈列的展厅了。”王立华说。因为面积小,就算博物馆工作人员麻起胆子将文物拿到陈列楼展览,一旦接到任务要举办临时性展览,文物只好又搬回库房老家。 王立华说,涵盖了毛杨故居、陈列大楼、毛泽东塑像的“清水塘”曾经是个非常响亮的品牌,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它是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全国人民都来参观。当时它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知名度,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有很大影响,“亚非拉的领导人很多都来这里参观过”。而现在,“老字号”遇到了麻烦。 王立华说,他们有个想法,就是让博物馆向东扩展,打通面向迎宾路的出口,这样,或许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