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新名词串成清爽上海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16:27 新民晚报

  本报记者马亚宁

  天蓝水清,空气清新,绿草茵茵……都市人身在嘈杂的大都会,心向自然优美的田园风光。五年来,一串串环保、气象“新名词”应运而生。它们代表着节能减排、净化水气,降低污染、环境友好等都市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方向。

  环保“绿标”

  2006年,上海市开始对达到欧I标准以上的汽车核发“机动车辆环保标志”。未获“环保标志”的车辆,通行区域受限制。这被上海市民亲切地称为贴“绿标”。

  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开车上路,留下“黑烟”。为剪掉汽车“黑尾巴”,上海市政府颁布《关于对高污染车辆实施限制通行措施的通告》,对领有本市牌证和领有外省市牌证长期在沪使用的、达不到欧I标准的汽车采取限行措施。

  2006年2月15日起,全市68万辆客车,11万辆货车先后贴上了“绿标”。就连新车上路,都得先过“环保关”。据统计,“绿标”实施仅半年,上海道路空气环境明显改善,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平均降低30%左右。

  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简称“风电”。有资料显示,风力发电可相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每千瓦时风电能创造0.25元的环境效益,被誉为“绿色电力”。

  过去5年,上海绿色电力实现“零突破”。上海第一个风力发电项目——奉贤海湾风力发电工程,4台共计34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和一座10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已投入并网运行。

  南汇滨海,正在兴建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场。而我国第一个海上风力发电场,也落户东海大桥附近海域,预计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建成投产后可满足约2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上海风电项目约占全市发电装机容量的2%左右,到2020年形成约1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规模。

  臭氧预警

  2007年12月18日,上海首次发布臭氧预报,这在国内常规气象预报中还是首次。上海市民可在每天17时发布的气象预报中,“预览”第二天空气中的臭氧浓度。

  王老伯有哮喘,每晚看完天气预报里的臭氧预警,再决定第二天早上是否早锻炼。实际上,臭氧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过滤紫外线、杀菌防病,又会刺激和破坏人们的呼吸系统。

  上海市气象局发布的臭氧预警信号共分二级,分别以黄色、橙色表示。如果未来4小时内可能出现小时平均浓度大于100ppb的臭氧,或已经出现小时浓度大于100ppb的臭氧且可能持续,就发布黄色预警;而当这一浓度超过120ppb,则发布橙色预警。

  生态文明

  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是指社会发展要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得尊重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近年来,上海多管齐下,采取各项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受侵害。例如,针对长江口重要湿地资源、国际候鸟迁息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和海岛土著植被等,成立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松江佘山地区、青浦淀泖地区、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黄浦江水源涵养林等,确保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不被破坏。

  同时,加强引进外来物种的风险评估,防止国外有害物种进入国内。对水葫芦、一枝黄花、互花米草等已有的生物入侵,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已立项攻关,政府部门联手“狙击”,想方设法阻断其“入侵”之路,以保护上海本地生物繁荣多样,和谐共生。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