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调解员”眼中的中国调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08:09 法制日报

  外国姑娘学习中国法律担任调解员 称“中国调解更值得推广”

  本报记者 丁国锋

  祖籍英国、生在南非的27岁姑娘凯特,近日正式受聘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成为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司法所的调解员。1月27日下午,在凯特所在的司法所,记者见到了这位身材高挑金发碧眼的“洋调解员”。

   深入农村调研调解之道

  “我刚毕业几个月就当上了中国的调解员,感觉很荣幸!”凯特一口流利的中文令记者惊讶。

  当记者问她为何会对“调解员”这一工作感兴趣时,凯特讲起了她的经历。

  凯特说,在她11岁那年,她偶然看到了一部关于中国西藏的纪录片,从此就对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神秘文化产生了兴趣。2001年,她孤身一人来到了中国云南,在昆明理工大学学习了两年中文,顺利取得了汉语水平考试的六级证书,并于2003年9月进入南京大学法学院,成为了法律专业的本科学生。

  “刚开始学习中国法律的确很难,中国的文化太深奥了,所以在学习法制史时,不得不补习中国历史,民法也很难,但我考试都及格了,感觉真的不错!”凯特说。

  班里的其他留学生大多是想通过学习中国法律,为以后从事国际贸易或法律工作提供方便,但凯特的想法不同。

  “我以前是想当医生的,但没有如愿。我在南非农村长大,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逐渐对扶贫、社区工作等感兴趣。”凯特说,她在中国学习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社情民意。

  为了撰写毕业论文《农村纠纷的调解和地方性正义》,她曾于2007年一二月间,深入到江西省永丰县农民家里,接触访谈了近百名村民,并且搜集到了四十多个案例。

  “农村调解的基本路线是,首先听取纠纷的事实,决定是否能调解,然后听取本人的意见,再参照政策提出调解建议”,“如何普及地方性公德显得更加重要,涉及到我们对地方性正义认识的深浅”。在论文中,凯特阐述了她对中国农村调解问题的独特见解。

  在农村调查时,凯特接触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农妇告诉她,结婚十年,长期遭受家庭暴力,但又找不到地方说理。当地的村治保主任在调解时劝说农妇“要听丈夫的话,不要与丈夫起争执”。

  “他的调解方式让我大跌眼镜,太没有法律观念了。”凯特说,“后来接触案例多了,感觉到中国的调解其实和社会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调解对于我这个异域文化背景的人来说,显得很神秘。”

  老外做调解“吓倒”不少人

  毕业后,凯特向她的指导老师———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英姿提出想兼职从事调解工作的想法,吴英姿很爽快地答应尽力帮她联系。

  “接到南京大学的介绍信,说一位老外想做调解工作,我们觉得很突然。后来大家讨论后觉得,这是件大好事,不仅可以宣传人民调解职能,而且说不定对涉外文化和法律交流有益。”南京市鼓楼区司法局副局长姚启明对记者说。

  在各方的帮助下,2007年12月中旬,凯特顺利来到位于鼓楼区祁家桥4号的宁海路街道司法所报到,并于今年1月中旬正式受聘,成为了小巷子里名副其实的“洋调解员”。

  宁海路街道司法所所长薛涛很快成为了凯特的“上司”和“老师”。

  薛涛说:“她的中文很流利,和老百姓用普通话交流还算顺利,但是经验不足,还要锻炼。”

  在薛涛看来,凯特“有爱心,有耐心,懂法律”,具备了一名调解员的基本素质。“开始很多人见到她,很好奇,常有人悄悄问她是干啥的,不过说明情况后,很快就被接纳了。”薛涛笑着对记者说,有一次,调处因抚养问题引起的家庭纠纷案件时,双方当事人见到一位老外在司法所办公室,吓了一跳,后来吵架都不带劲了,很快双方和解并达成了协议。

  “洋调解员”更认同中国调解方式

  凯特亲自调处的第一起纠纷,就令同事们对她刮目相看。

  这是一起因邻里间互相猜忌引起的“噪音纠纷”,楼下人时常在夜里12点多,被楼上住户家凳子砸地面的响声惊醒,虽然多次报警,但楼上住户始终不肯承认,双方吵了几个月。凯特在调解中,并没有纠缠于楼上人砸了凳子没有,而是说:“继续讨论双方的相互推测没有用,要向好的方向讲,楼上人保证不发生噪音就可以了。”司法所后来在对双方的电话回访中了解到,“噪音”果然消失了。

  一开始,凯特对中国老百姓朴素的“公平观”并不理解。“很多案件都是‘背靠背’找当事人一方谈,这在其他国家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好像很不讲程序,甚至让人觉得调解员和当事人有什么个人关系。后来慢慢明白了,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只要最后双方都同意了,接受了我们的调解方案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深究程序问题。”

  凯特认为,中国人爱面子,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在调解时就要心里“有杆秤”,多做劝说工作,结果的公平显得很重要。“很多问题,根本不能单独靠法律解决,调解员不仅要熟悉老百姓的规矩,还要有耐心,同时要掌握说服别人的技巧。”

  比起她在其他国家所接触过的类似机构,凯特认为,中国的调解制度和方式更值得推广。“起初,有些案件警察都来到了现场,我觉得很奇怪,后来才知道,中国的警察常常参与甚至直接做调解工作,这在我们国家是没有的。”她还说,“老百姓不需要付钱就有政府的人为他们解决纠纷,而且一遍一遍不厌其烦,这种不用打官司而且低成本的办法,值得学习。”

  结束采访前,凯特向记者说了她未来的打算:“想干五年的调解员,这样就可以比较全面地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和风土人情,以后可以总结经验,传授给其他人,比如开设一个‘调解员培训班’。”

  本报南京1月27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