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现实与未来:临摹品渐成游客接触敦煌途径(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2日11:59 中国新闻网

  

敦煌的现实与未来:临摹品渐成游客接触敦煌途径(2)

  1月19日,“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新一代临摹者

  现在,敦煌研究院每年都会接到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的工作申请。和之前几批艺术家不同,这些年轻人大都在上学时已经对敦煌有所了解,出于个人兴趣而申请到敦煌工作。

  陈海涛是最新进入研究院工作的年轻人之一。2006年,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因为一次到敦煌考察时偶然接触到那里的壁画,尤其北魏时期的洞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毕业后他决定到敦煌工作。“最初的时候,我是想能不能从敦煌汲取一点营养对我的动画作品有帮助;但现在想法已经变了,我想用我的动画知识对敦煌的保护有点帮助。”陈海涛说。

  这次中国美术馆的展览结束后,陈海涛将回到敦煌开始新的临摹工作。“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254窟通过临摹,进行深入的研究,再用一定的数字动画的方式把研究展现出来。不光是展现壁画,还要把对它的评价分析也放在一起,使观众不光看到三维的洞窟,还让他们可以看到专业的研究者对于洞窟的研究和自己的理解。”他介绍说。

  敦煌的洞窟基本上都是由天然矿物质颜料绘画而成,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再加入自己的想象,虽然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其中有些色彩因为材质的特殊仍然散发出特有的光泽。但几乎所有壁画由于年代久远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变色的现象。陈海涛他们在临摹之前,要先判断出一幅壁画的所属年代而找出壁画原本的真实色调,而对于这些宗教壁画中的一些特殊技法也是后来者临摹的难点。例如,敦煌壁画中最重要的“飞天”形态,对于其飘扬的裙带的描绘,就是一件极费力气的事情——既要保持飘动的质感又要隐藏每笔之间的接缝。这些色调和细节也正是敦煌壁画吸引众多人前往的魅力所在。

  敦煌研究院用数字化的方式对一些洞窟进行展示,一方面是对原窟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也为了让观众看清楚每一个细节。“我觉得数字化的展示还是代替不了原作和临摹品。观众要感受的还是洞窟里的历史感觉。”陈海涛说,“临摹品也是一种经过人手绘画而成的艺术品,观众想要看到的细节还是经过艺术家的手一笔一笔画出来的,那样的质感是数字化没有办法展现的。”

  敦煌的营养

  这次展览,和敦煌壁画的临摹品一起展出的还有几代临摹艺术家的个人创作。

  在侯黎明那一代艺术家刚刚到敦煌工作的时候,个人创作都是在业余时间私下进行的。当时,研究院有禁止个人创作的规定,是担心这些艺术家的个人创作会分散对于临摹工作的兴趣。而现在,陈海涛这些年轻人的创作已经得到了鼓励,甚至敦煌研究院现在还专门分出不同的创作方向,鼓励有创作才华的艺术家进行创作绘画。

  1994年,侯黎明组织过一次创作,他想让这些艺术家用敦煌壁画中那种色彩呈现的方式去描述现在的景象,却发现那一批创作都有大致相同的面貌。最初的一批临摹艺术家由于长期对敦煌壁画“仰望”的态度而在创作上没有太多建树。“我逐渐感觉到,其实创作不好的画家,临摹也不行。这是互相推动的。”

  在这次展出的原创作品中,从早期的艺术家创作作品中还能看出敦煌壁画的影子,但是年轻的一代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无论题材还是技巧大都与敦煌壁画没有直接关系。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有意无意从敦煌中汲取到了营养,例如有人把从敦煌壁画和当地环境中找到泥土的颜色和感觉应用到了自己的作品里;而陈海涛创作的《车站》《途中》作品中,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活景象。陈海涛说,“我觉得有感觉的时候就拿着画板出去画了,没想过要刻意地去和敦煌有什么直接关系。”

  侯黎明逐渐认识到,“重要的是,我们是现在的敦煌人,吃着现在的饭喝着现在的水,只要我们生活在这里,创作里肯定就会有与敦煌有关的内容,也许是表现在精神气质上的。”★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