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平凡的生命诞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5日05:52 钱江晚报

  白血病吓不倒坚强妈妈

  ■本报通讯员 宋黎胜 本报记者 方云凤

  本报讯 昨天上午9时55分,浙江省人民医院手术室门外,阮振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见到了那张小床上躺着的那个宝宝,那个他和妻子牵挂8个多月的宝贝。他的儿子啊,虽然整整提前了一个多月出生,但医生说是个健康的男孩。晋升为爸爸的阮振笑了,又哭了。

  这个降生在情人节的孩子多么来之不易。

  阮振和妻子王燕燕都是余姚人。王燕燕在怀孕7个多月的时候,被查出得了白血病(本报1月29日曾作报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位坚强的准妈妈,忍着一次次化疗的苦痛,一直勇敢地坚持,等待着宝宝的降生。

  昨天上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手术室,她剖腹产下一个重为2210克的男婴。

  本报记者全程记录了这个新生命的诞生。

  上午8:50·临进产房

  送上一朵红玫瑰

  祝最爱的妻儿平安

  昨天上午8时50分,省人民医院产科病房里,王燕燕躺在了手推车上,头戴淡蓝色的手术帽,准备进手术室。

  阮振坐在妻子的身边,右手握着一枝鲜艳的红色玫瑰,左手不住抚摸着妻子的脸。“不要紧张,没事的。医生说这只是个小手术,一切都会好的,你不要怕啊!”阮振说着说着,自己的眼眶先红了起来。夫妻俩默默流泪。

  阮振说,就要当爸爸了,他的心情很复杂,有激动,有高兴,也有不安。整整一个晚上,他都没有睡着。妻子晚上10点入睡后,他就坐在床前,一直看着妻子。

  昨天早晨6点,王燕燕醒来了,夫妻俩就开始一直等待宝宝的降临。

  阮振走到医院外面的一家花店,花15元,买了一朵最红最美的玫瑰花:“今天是情人节。我要把这朵花送给我妻子和我即将见面的孩子。祝福我的妻子永远年轻漂亮,祝福我的宝宝健康平安!”

  上午9:46·剖腹产子

  宝宝平安降生

  初吻铭记终生

  9时05分,王燕燕被推进了四楼手术室。本报记者经过严格消毒,获准进入分娩室,全程记录了宝宝来到人世的整个过程:

  9时20分,麻醉开始。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王燕燕显得有点紧张,咬着牙。医生见状,跟她开起了玩笑:“别咬牙啊,打了麻药后你就不会痛的。就要当妈妈啦,应当高兴才是啊,对不对?”听到医生的这一番安慰,王燕燕笑了,脸上的表情也放松了。

  9时30分,手术开始。手术由产科主任王亮主任医师主刀。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血液科副主任蓝建平博士和儿科副主任医师吴美珍也都守候在手术室,以防出现紧急情况。

  9时46分,宝宝平安来到人世。“看,这是你的宝宝,是个男孩!”王亮把宝宝递到王燕燕的面前。

  王燕燕在宝宝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然后与宝宝脸贴着脸,让本报摄影记者留下了一张值得终生珍藏的珍贵照片!

  上午9:55·推出产房

  患难小家,团圆一刻泪纷飞

  9时55分,躺在襁褓里的宝宝首先被推出手术室。守候在手术室外的阮振激动地走上前,久久凝视着自己的亲生骨肉,轻轻用手摸了摸宝宝的小脸蛋,眼里闪动着喜悦和激动的泪花。“我老婆好不好?她什么时候能出来?”此时此刻,他最关心的还是妻子的安危。

  10时19分,王燕燕被推出手术室。“燕燕,你还好吗?”看到妻子安静地躺着,闭着双眼,阮振走上前抱了抱妻子,不住地摸着妻子的脸和头发,然后帮忙推着车,进了电梯,一路陪伴上了7楼。

  “孩子重2210克,比我们估计得还要重一点,我们给他打了10分!”王亮说,由于提前了一个月生产,孩子有点偏小,但发育成熟了,所以并不要紧。

  王亮介绍说,手术过程中几乎没有出血,非常成功,一切都很顺利。在产后的5天内,王燕燕还要住在产科病房。5天后,待她伤口恢复得差不多了,可以下地走路了,就要转到血液科去做第二个疗程的化疗。因此,孩子不能吃母乳,只能靠人工喂养了。

  据血液科副主任蓝建平博士介绍,王燕燕的第一个疗程大约做了10次化疗。第一个疗程后效果不错,目前病情稳定。接下来的第二个疗程的化疗大约在下月初开始做,同样要做10次。化疗结束后,再考虑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争取彻底摆脱病魔了。

  下午4:30·产科病房

  请钱报读者帮忙取个好名

  昨天傍晚,在医院7楼产科病房,王燕燕开始吃流质食物。她很想再看一眼宝宝,但医生说,这几天,孩子还是放在新生儿室,由医务人员先喂养为好。再过两三天,宝宝就可以跟妈妈同住一室了。

  阮振告诉记者,因为父亲几年前因车祸不幸去世,家里只剩下妈妈照顾年迈病卧在床的爷爷,所以,他们今年春节回了余姚,跟妈妈一起过了个年。

  “孩子叫什么名字,你们取好了吗?”记者问。“还没有想好呢!要不,请钱江晚报的读者来帮我们给孩子取个名字?”阮振说,儿子的降生,不仅有妻子的功劳,也凝聚了太多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的片片心意。他希望,儿子的名字,能体现出这一点(热心读者可以拨打本报热线96068)。

  阮振说,宝宝来到人世的日子真好,是天下所有有情人相聚的日子。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今生今世,能与妻儿永远相伴,健康平安地度过每一个平常的日子。

  丈夫的感谢——

  难忘,那些不留名的好人

  阮振说,自从本报1月29日刊登了他妻子的不幸消息后,很多好心的杭州人都赶到医院来看望。

  短短三天,他们就收到了10300元捐款:一名50多岁的大妈带来了一些婴儿用品,还塞给了他们2000元;两位30多岁的女子结伴而来,各留下了1500元;一名年轻男子说,他老婆也怀孕8个多月了。老婆行动不便,委托他来看看王燕燕,鼓励她坚强地与病魔斗争。临走,他也留下了1000元……

  “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肯留下姓名。我们是第一次来杭州,在这里没有一个熟悉人。这些好心的人,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样感谢他们才好……”

  阮振的妈妈和王燕燕的妈妈昨天也从余姚老家赶到了杭州。昨天,喜做奶奶和外婆的她们,也一再叮嘱记者,一定要代她们向那些不知名的好心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