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间戏班送戏下乡 走红乡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00:1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肥东二月十九日电 (记者 成展鹏)正月十四,年味未去。上午九点开始, 四村八邻的乡亲扛着板凳,三三两两地涌向肥东县刘桥镇王四村。中午的时候。王四村小小的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老人欢笑,儿童嬉闹,一派节日的祥和气氛。原来在老百姓中有“小丁玉兰”之称民间艺人刘长芬受当地一杨姓村民的邀请,带领的肥东青年庐剧团从正月初四开始来此送戏至正月十五结束。

  刘长芬从小喜爱戏曲,凭努力考入肥东县梁园区庐剧团从艺。后来剧团解散,基于对戏剧的痴迷、对舞台的留恋。一九九二年经过多方努力,创办了“肥东青年庐剧团”,白天在露天搭简易戏台唱戏,晚上就睡在铺干草和垫被的地上。多年来扎根泥土,深受老百姓的喜欢。

  下午一点,庐剧传统戏剧《孟丽君》准时上演。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舞台简易,但观众热情不减,演员的精湛表演,引来观众满堂喝彩。村民们围坐在戏台前,草垛上、手扶拖拉机上都站满了人,几个老人带着孩子将头伸进了戏台里,将戏台围的水泄不通。甚至村里狗、鸡也赶来凑热闹,在人群中跑来跑去。已经长时间没有看过大戏的村民看得很过瘾,不时有人喝彩叫好。

  村里一老人对记者说,大年里,这几天是最有意思了。平时相亲们都忙,过年了正好借看戏的机会聚在一起,看看戏、聊聊家常。在村里平时除了看电视基本没有什么文化活动,一年到头就盼望着看几场庐剧,今天终于大饱眼福了。

  演出间隙,刘长芬对记者说,他们逢年过节就下乡演出,已坚持了十几年。 每年都有将近有一百五十多场的演出。收入也不错,演员们更是乐此不疲。普通的百姓喜欢我们,我们也离不开他们。每次到乡下演出,老百姓都把我们当成亲人一样。吃、住在一起,其乐融融。

  为广泛团结,扶扶民间戏剧团体,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候露女士、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栏目组的几位导演也来到演出现场,与村民一起观看演出。

  候露告诉记者,安徽是戏剧大省,黄梅戏、庐剧、泗州戏、梆子戏等等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草台班多于专业剧团,民间多于国办。 在民间戏班的演员以农民为主,但早就打破了“农忙种地,农闲演出”的“档期安排”。一年演出的场次比国家职业院团要多得多。“草台班子”走红农村也“捧”出了一批民间戏剧明星。她们原先都生活在农村,唱戏无非是农闲时最大的消遣,如今上台演戏却成了她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由于他们来自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在百姓中家喻户晓。目前民间戏剧团体都面临着资金、剧目更新、道具、服装等多种问题困扰。专业素质、演出剧目有待监督和扶持。

  二00七年年初,安徽省剧协破例吸收刘长芬入会。她是该省民间剧团众多演员中第一个被省戏剧家协会吸收入会的会员。(完)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