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警方推出最新版《便民手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03:4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昨日下午,塔子山公园九天楼前广场上人潮涌动,市公安局在这里隆重举行最新版《便民手册》发放暨“亲民爱民,共筑平安”万人签名活动。据悉,活动现场提供的1万余册《便民手册》被群众领完。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免费发放的最新版《便民手册》达30万册,需要的市民可以就近在全市各公安办证中心、派出所值班室、社区警务室、车管所办证窗口等地免费领取。

  记者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本印刷精美、富有卡通情调惹人喜爱的最新版《便民手册》,打开一看,内容丰富多彩:如何正确拨打110报警、如何办理各种入户、车辆管理、消防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等等事关百姓紧急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涉及全市公安业务服务内容的,从单位地址到联系电话,一应俱全。“以前也推出过《便民手册》,但这次更加细化,甚至一些办事程序和服务时限,收费多少也列在上面,内容作了全面更新。可以说是一本百姓生活百科全书。”负责这次发放工作的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人群中,来自锦江区东光小区53岁的叶开明从民警手中拿到了一本《便民手册》,“简直太好了,上面连今年日历都有。我最近正在为如何办理户口的事着急,这《便民手册》上啥都有,一看就明白,也省得我跑来跑去打探。”

   李昆学参加发放仪式

  (记者 朱光泽)昨日下午,成都市公安局在塔子山公园九天楼前广场隆重举行最新版《便民手册》发放暨“亲民爱民,共筑平安”万人签名活动,共贺元宵佳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李昆学参加了活动并讲话。

  李昆学代表全市17000多名公安民警向关心支持成都公安事业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良好的祝愿和衷心的感谢。李昆学说,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成都公安工作成效突出,确保了成都社会治安大局平稳。在今后的公安工作中,成都公安将全面落实省、市委全会部署,全面推进成都公安“一三三二”发展战略和“六做”奋斗目标,《便民手册》的发放就是全市公安机关的一项具体亲民爱民举措,“人民群众是预防和发现犯罪最可依赖的力量,只有全民参与,才能把美丽的成都建设成全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这也是成都公安全力以赴的奋斗目标。”

  随后,李昆学等人为群众发放了最新版《便民手册》。

   相关新闻

  服务春运“活地图”岗组随时出击

  (王嘉 记者 周海波)为保障春运安全畅通,昨日下午,交警二分局四大队10多名交警驻守火车北站,并专门设立交警春运应急服务点,服务点上不光有“活地图”岗组交警值守,还专门配置了一台捷达警车,为需要帮助的旅客服务。

  交警二分局设立在火车北站广场二环路出口处的应急点前,几个值守在此的交警忙得不可开交,冯海涛等几个“活地图”岗组成员为旅客提供公交线路、行路方向等咨询,一辆车牌号为川A5326警的“春运应急服务车”捷达警车则停在应急服务点旁,一旦有旅客紧急求助,服务车就可以驶向求助地提供帮助。

  据大队长曾革介绍,为保障火车北站地区的春运,大队专门设立了应急服务点,在服务点上不光有成都市的公交线路服务卡,还有晕车药物、开水以及“创可贴”等,旅客一旦出现走失、身体不适需要救治等紧急情况,都可以拨打交警二分局应急服务电话(028)83332604求助,应急警车则在最短时间内赶至现场应急。

   链接

  暂住入户

  《便民手册》提示:凡在我市暂住满3年,拥有合法固定住所,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和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3年以上的本市外人员,只需提供以下材料就可以办理入户手续。

  所需材料——

  1、《入户申请表》(各公安机关办证中心领取);

  2、IC卡暂住证(含居住证)(原件和复印件);

  3、入户人员户籍证明(或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4、市或区(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入户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证明》(原件)(参加省本级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出具《省本级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证明》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证明工作地在我市行政区划内。);

  5、申请配偶、未成年子女随迁的提供亲属关系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6、合法固定住所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投资入户

  《便民手册》提示:凡在我市中心城区生产投资200万元以上,在区(市)县城生产性投资100万元以上,在建制镇生产性投资50万元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因投资到我市入户的人员,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要求投靠的,被投靠人到我市入户的时间需满5年。需提供如下材料就可以办理入户。

  所需材料——

  1、《入户申请表》;

  2、投资人身份证;

  3、企业营业执照;

  4、企业税务登记证;

  5、会计事务所验资报告;

  6、入户人员户籍证明或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

  7、申请配偶、子女随迁,提供亲属关系证明;

  8、合法固定住所证明。

  本报记者 朱光泽 摄影 张鸣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