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焰火赏花灯 沈城市民闹元宵有“姿”有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09:59 辽一网-华商晨报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里,沈城市民用歌舞表现内心的喜悦,用放“孔明灯”祈求更美好生活,用猜谜体味中国的传统文化……另外还有放焰火、赏花灯、……总之,这个元宵节,沈城市民过的是有“姿”有味!

  元宵节的来历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

  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灯 元宵夜空飘“孔明”祈福幸运和团圆

  2月21日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许多沈阳居民拨打本报热线称,发现天上飘荡着神奇的红色火球,疑似“不明飞行物”。这并不是人们猜测的UFO,而是一些市民按古法和热气球原理制作,并在世博园灯会现场放起的“孔明灯”。

  2月21日晚6时,记者来到沈阳世博园沈阳新春灯会现场,这里人头攒动、游人如织。在灯会现场,冰糖葫芦、羊肉串给灯会增添了一股香甜的味道。附近农民在现场销售的各种灯饰品,也比较受欢迎。牛角发卡,光束发卡,魔棒、星星棒、心形棒,不光游客的眼睛里是灯,身上、手里也都是灯。

  在世博园门口,一些市民还自制了“孔明灯”。这种灯上面是一张软红纸糊成的灯笼囊,下面的轻竹签上固定一块煤油。只见,有一对青年男女在灯纸上面写上名字写下和祝福语,由他人协助点燃煤油,本来瘪瘪的灯囊一点点膨胀起来,并从两人的手中漂浮起来,冉冉飞升到高高的夜空,又红又亮,人群中传出了喝彩声。于是,很多人主动提出向制作者购买,向天上放灯祈求幸福、美好。

  据这种灯的制作者介绍,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利用的是现代热气球的原理。据说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为求救而发明的,后成功脱险。而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在现代,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有放孔明灯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沈阳晚报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