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安固义村的傩戏《捉黄鬼》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3日02:58 燕赵都市报
村人跟在"大鬼"身后找"黄鬼"。
"黄鬼"被捉并开始"游街"。
"黄鬼"被捉后的傩戏庆祝表演。
"黄鬼"被捉,村人激动不已。
"黄鬼"被押上刑斩台。 本报记者 韦佳 文/图 ■核心提示 我省武安固义村每年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期间都举行大型社火活动———“傩戏”表演。傩(nuo,音同挪),即假面跳神,是原始狩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原始宗教祭祀的产物,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而固义村的傩戏《捉黄鬼》已经成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专家们称为“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人物 傩戏《捉黄鬼》中的“黄鬼”是一种邪恶的象征,洪水泛滥时的滔滔浊浪、瘟疫、痨病使人面黄肌瘦,人们认为这都是“黄鬼”在作祟,通过将其捉拿、游街、审判、刑斩以求得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固义村民所说的“黄鬼”还特指那些虐待父母的忤逆不孝者、欺负弱小的恶人。整个表演中所有的演员并无台词,多用肢体来表演,而戏的内容则由一个特殊的角色来为观众诉说,叫作“掌竹”,其扮相是头戴宋代服饰中的无脚幞头,当地人称为“无翅乌纱”,他身穿红色蟒袍,手握一根二尺长的竹木,上端劈成二三十根细篾,束以红绸,向观众指点剧情。戏中的主要角色有阎罗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黑白探马以及被捉拿的黄鬼等。全村戴面具的演员有数十人,画上脸谱的演员近百人,用骡马三十多匹,配合《捉黄鬼》演出的有队戏(包括脸戏即面具戏)以及旱船、龙灯、舞狮子、秧歌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直接参加演出的有五六百人,连同辅助的村民,总数不下千人,几乎是家家有角色,户户都参与。 找鬼 正月十五凌晨,大红的灯笼将整个固义村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全村的演员都已经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当中。大幕拉开,全村的街头巷尾都是表演区。随着一阵锣声和炮声,傩戏正式开始了。两位扎着靠旗、身穿铠甲威风凛凛的黑白探马开始出村巡神。大鬼、二鬼、跳鬼三鬼差也在手持柳棍的村民簇拥下开始在村里村外踏边,来来回回在村中驱除各处邪祟、寻找作祟的黄鬼,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驱除邪祟捉拿黄鬼的队伍中。 捉鬼 临近天亮,三鬼差和村民捉获了作祟的黄鬼。三名鬼差将黄鬼带到村中,只见大鬼脸上画着蓝白相间条纹,头戴灰白蓬乱发套,身穿黄色坎肩、单裤,手持铁链。跳鬼头戴斗笠形深蓝色帽子,面蒙黑纱,眼圈、口圈涂成白色,身穿鞑子衣,一手拿令牌,一手拿折扇,脚向后不停地踢跳。中间的是已经被人斩伤的黄鬼,其身穿黄色棉坎肩和棉短裤,从头至脚涂成黄色,胳膊大腿嵌入四把钢刀,钢刀周围“血迹”斑斑,被捉的黄鬼垂首屈身、身体瑟瑟发抖,二鬼则走在后面压阵,手持柳棍的村民吆喝着跟在最后。这时村民们已经站满了村中的街道等待着看被捉的黄鬼。捉黄鬼的队伍走到哪里,哪里就掀起高潮,村中的每个人都激动不已。 庆祝 “黄鬼”被擒,吉祥如意。村里的各种表演队伍开始庆祝的表演,旱船、秧歌、舞狮子、赛戏、各种各样的花车齐上阵,村民们用自己的方式欢庆起来,一下子村里更加热闹了起来。 斩鬼 傩戏中的“捉鬼”和“斩鬼”是最吸引人的重头戏。斩“黄鬼”是整个活动的高潮。中午11时许,黄鬼被三鬼差和众人押到了村外河滩边临时搭建的阎王台、判官台前,空地上已经聚集了七里八乡前来看戏的村民,阎王、判官正襟危坐,两旁小鬼持刀怒目,很是威风。黄鬼已被铁链锁住押到判官台前受审。 当黄鬼被捉拿至判官台下,掌竹宣念开场词。第一次以语言方式揭出黄鬼不孝和作祟的罪恶:“劝世人父母莫欺,休亡了生尔根基,倘若是忤逆不孝,十殿君难饶与你”。阎君核准了黄鬼忤逆不孝之罪并对黄鬼判处了破肚抽肠之刑。随后,大鬼、二鬼回到阎王台禀报阎王黄鬼已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传说 关于捉黄鬼还有个传说。村中的老人们讲,相传“大鬼”、“二鬼”、“黄鬼”和“跳鬼”本是哥四个,但是老三“黄鬼”终日游手好闲、无恶不作、欺负弱小、虐待父母,并到了不除不足以平民愤的地步,为了还一方平安,“大鬼”、“二鬼”和“跳鬼”哥仨决定将老三“黄鬼”除掉,以告慰家乡父老。老四“跳鬼”自幼和老三关系最好,在押着“黄鬼”游街示众准备斩首的过程中,始终在“黄鬼”的前面不停地蹦跳,显示出其心中的不安和矛盾,但最后还是战胜了内心的情感,一起将“黄鬼”押上“刑斩台”。 ■意义 虽然《捉黄鬼》只是一出沿街演出的哑剧、是一段民俗表演,但正如戏中词道:“劝世人父母莫欺,休忘了生尔根基,倘若是忤逆不孝,十殿君难饶与你。命二鬼绳捆索绑,到南台抽肠剥皮,善恶到头总有报,为人何不敬爹娘”。道出了固义傩戏的演出目的。 ■背景资料 武安傩戏最早出现在夏商时期,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最初以面具戏为主,逐步发展为傩戏、赛戏、队戏等十余种形式。武安傩戏与7300年前的“磁山文化”一脉相承,是古老的黄河文化的重要遗存,是研究戏剧的“活化石”,是研究农耕社会文明史、社会发展史、民俗文化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