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区的新型工业化实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04:43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2007年10月,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石油和化工规划院和中国冶金规划研究院联合规划的《成都市青白江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在北京通过评审,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等专家组成员听取汇报后,对青白江区环境保护工作和此次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据悉,这是我市第一个编制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区县,今后这里将改变过去“工业区就是污染区”的传统观念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按照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循环经济和环境规划理论规划进行打造和招商引资,实现生态与工业并举、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目标。

  建生态工业园区,这并非青白江人“拍脑袋”的突然之想。从2005年起,围绕该区的环保行动5年计划,青白江尝试了森林工程、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一个又一个环保实践,并在成都市率先提出了“工业循环经济”的思路和实施方案。结合生态工业园区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青白江区将“新型工业化”作为2008年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争实现园区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向资源集约利用的生态型经济转变,促进整个青白江区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施生态隔离 让工业透出绿色

  条条道路两旁都有高低错落的“绿带”;条条河流边都有自然的滨水景观;铁路交汇的三角形地带的工业区森林公园形成了“绿肺”;岸边桃红柳绿,鸭鹅戏游……令人想不到的是,这竟然不是城市里的普通公园,而是青白江工业区森林公园!据悉,为了实现工业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同步,工业产业聚集与生态环境优化并举,从2006年起,区委、区政府果断决策:实施工业区“森林工程”及工业区道路、水系、节点绿化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企业与绿树掩映,森林和厂房交融,实现人与企业、企业与自然和谐共生、浑然一体的生态意象。在青白江区有关部门的打造下,如今1700亩工业区森林公园已植被密布、绿树成荫,在为工业区构筑生态屏障的同时,还给了市民一个生态的休闲场所,成为成都市十大市级森林公园中唯一的工业森林公园。让工业透“绿”,自然生态与工业文明有机结合——青白江人做到了。

  “森林公园只是工业透‘绿’的一个点,我们的生态工程还覆盖了园区生态网络包括生态隔离带、路网、水网生态走廊和生态节点”,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划,川化、攀成钢等企业厂区周围还将建设林带宽度30~50米的500~800亩生态隔离带,根据企业生产性质和排放污染物类型配套不同的树种,达到滞尘、降噪、吸毒(废气)的作用,到2010年,整个园区生态隔离带建设将不少于120公顷;而青白江主城区周边生态脆弱区将建设大型环状生态隔离带,在生活区与工业区之间建立起一道有效阻隔污染的“生态防火墙”;道路、水系两旁也将设计10~30米的生态公益林带,树种以乔木为主,花灌铺盖地表,形成乔灌草紧密结合的立体绿化效果。同时,区上还将建设包括怡湖公园绿化圈、成绵高速公路与华金大道交叉口绿化圈和三大生态公园在内的生态节点建设,并在大同镇、大弯镇建立818亩湿地公园,以起到净化空气和水体,营造环境的作用。

  推动清洁生产让企业节能减排

  一个年产钢180万吨、铁150万吨、钢材170万吨的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居然可以做到污水完全循环利用!川化集团利用荷兰荷丰公司的技术实施硝铵废水综合治理,氨氮排放量将大大降低,同时年节约用水400-500万吨……对于以重工业为主的青白江区来说,攀成钢、川化等大型企业的成功实践不仅是全区环保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今后所有企业发展的方向。

  企业的实践来源于政府的推动。青白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污染物减排工作,自2005年以来,制定并印发了《全区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全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方案》和《关于印发成都市青白江区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了青白江区2007—2010年工业污染物总量削减计划和重点工业企业年度削减计划,并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区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节能减排任务。针对环境污染的源头,区上督促川化股份公司实施了氨气治理,攀成钢公司启动了烧结除尘脱硫项目,华明公司落实了二硫化碳回收,玉龙公司完成了尿素尾气精洗项目,全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同时,相关企业也纷纷投入资金建设环保基础设施。至2005年4月,共投资4800万元的攀成钢污水处理站顺利投入运行;2006年12月,投资3200万元的华明公司污水处理站顺利投入运行;目前川化股份公司年节水500万吨的硝酸厂硝胺表冷液综合利用项目也已顺利竣工。

  “我们将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改进工艺以及采用先进的技术,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说到今后的环保发展方向,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划,今后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内的企业将广泛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积极利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品、设备和工艺,通过能源、水的梯级利用和废物循环利用,全面提高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等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水平及污染物产生量。

  据了解,除了优化生产流程,此次生态工业区的规划还要求加快全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延长化工、冶金、机械、建材四大产业链,如冶金产业,将积极支持攀成钢公司和三洲特种钢管公司等企业的发展,开发、引进钢材产品深加工项目,重点发展优质无缝钢管、特种钢管,新型建筑钢材,优质板材及钢材深加工产品;化工工业将大力支持以川化股份公司为龙头的化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努力承接四川乙烯项目下游产品,抓住机遇发展精细化工、石油化工产品等石油化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试点循环经济 让资源物尽其用

  炼钢后产生的废钢渣被一家建材企业用来生产出空心砖;化工企业的副产物——二氧化碳竟然被可口可乐公司用作碳酸饮料的生产;川化排放的废水可作为攀成钢的冷却水再次发挥效益;复合肥生产中产生的双氧水恰好又可被造纸厂用作消毒、漂白的原料……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竟然可以“摇身”变为再生利用的资源,这些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可这样的产业链已开始在青白江区形成了。

  “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青白江区委书记孙建成这样认为。为了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切实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该区在成都市第一个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明确了工业废水循环使用率达到5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再生资源回收率提高10%以上;各种废旧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10%以上等“硬”指标,并引导企业间加强协同配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施资源的综合利用。从2005年开始,攀成钢公司相继投入资金近3亿元,逐步建成工业废水闭路循环、工业固体废弃物闭路循环、煤气闭路循环和蒸汽余热闭路循环等四大闭路循环系统,年可新增产值和节约成本2.28亿元。川化集团通过多次节能技术改造,利用废气可年产食品级二氧化碳15000吨、双氧水18000吨、亚硫酸氨8000吨;利用两套建成的水处理装置,使公司生产用水重复使用率达到95.4%。如今,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已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攀成钢、川化已被列为省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四川鑫沙公司、玉龙化工已被列为成都市工业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攀成钢、川化还被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企业,玉龙、米高、华明、台玻已被列入省“百户企业节能行动”企业。

  不仅如此,最新的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还就工业循环经济提出了更多途径。专家们指出,青白江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复合性、工业共生关系的多样性决定了青白江生态产业链的丰富性,根据各产业自身的特性,规划在对能流、物流、信息流和基础设施共享分析的基础上,将冶金、化工、建材和机械四大主导产业分成了四个区域,并提出了20条静脉产业链,如冶炼区的“炼铁厂—高炉煤气—炼钢厂—转炉煤气—民用燃料”;化工区的“天然气—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建材区的“高炉渣—水淬—水泥厂—水泥”;机械加工区的“型钢—机械加工—机械产品”等。今后,这些产业链将逐步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有机产业链网,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运行模式。

  陈小海 陈泳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