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文化交融的大舞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08:04 光明网-光明日报

  

奥运会:文化交融的大舞台
在现代奥运会中,文化活动将以什么角色出现?对于这个问题,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处处长王平久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现代奥运会不仅仅是一次世界体育盛会,它同时也是承载全世界各种文化展示与交融的大舞台。这就是奥运文化,是奥运会所独具而其他运动会所没有的。”

  奥运文化是融合

  “奥运会上体育竞技活动虽然精彩,但最令人感动的却是那些洞穿人心灵的东西,是文化的交融。奥运的传承不仅是竞技的概念,也是文明的传承,而在文明的背后就是文化。也就是说在奥运背后成功的地方是文化交流的成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平久说出了他对奥运文化的看法,在他的眼中,奥林匹克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奥运会开闭幕式备受关注。而开闭幕式只是奥运文化中的一项主题活动而已,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在力量上的竞争已是其次,文明的竞争才是主体。“古代奥运会更强调力量的较量,但是现在奥运会则是文明的竞争。开闭幕式的重要正显示出文化的重要性。”王平久介绍说。

  回顾每一届奥运会,每个举办国或者举办城市,都是尽可能地把本国的文化融合到奥林匹克文化中。“可以说,现代奥林匹克文化是很多样性的。奥林匹克文化在传播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将其后举办国的文化、当地民族的文化融合在里面。所以说,奥林匹克文化是包容的文化。”王平久说,“奥运会强调参与比什么都重要,其实你参与的过程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

   奥运文化是认同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奥组委将组织“中国故事”系列文化展示活动。“这次展示活动要展示国家之美、文化之美,要把我国最美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在世界面前。”王平久说,“展示中国文化,并不是说只展示那种土得掉渣的东西,只有中国人知道的东西。”王平久举了个很具体的例子“比如说,过年时小孩子戴的老虎帽子,中国人很熟悉,但是外国人却很难了解。这种文化现象虽然很好,但是却不一定是我们展示的重点。我们更强调通过体会,能找到认同感的那些原素。”

  关于“中国故事”展示,王平久提前“透露”了一些内容:“比如我们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我们会在现场重现古代造纸的场面。当观众观看完整个过程后,就会得到一张现场造出来的纸张。这是一种现场的体验和认同感。当他以后再去参观制作玉器的作坊时,就可以用当场看到的制作好的玉器在这张纸上盖一个印章,当作留念。此时,古时‘通关文牒’的概念又被体现出来。大家在‘中国故事’参观,大多项目都可以亲自参与。”王平久说,“我们的这次展示活动,不是只单方面地推我们的东西,而不管外国人能否接受。就像一首歌,不光有中文版的,还有英文版的。我们要推广具有世界级元素符号的东西,是负重性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懂。奥运文化也是一种认同。”

   奥运文化是激情

  

奥运会:文化交融的大舞台
作为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重头戏之一的奥运歌曲征集活动,从2003年至今已经走过了近5年的历程,在这期间,王平久经历了其中所有的酸甜苦辣,“我们这几年一共收集了7万首歌,这在全世界奥林匹克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回忆起征歌活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王平久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现在,参加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在音乐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大家见面都问,你写了么,你参与了么,奥运歌曲有你的歌么?这种场面很有趣,也很令人欣慰。”

  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令王平久难忘的,还是征歌活动参与者们那饱满的热情。“小柯,咱们国内的音乐人,很有才华。每当他完成一部分奥运歌曲创作,不管是什么时候,都会给我打电话,大叫:哥们儿,我写完了。并且不管多晚都要开车过来,找到我,让我听听他的歌,并且让我提出自己的意见。”据王平久介绍,像小柯这样的“音乐狂人”不在少数,“其实从纯音乐的角度来讲,我是个门外汉,我说的意见也不一定专业,但他们这种兴奋的状态令人鼓舞。”

  用王平久的话说,每首奥运歌曲都是激情的展现,每首奥运歌曲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记得当时香港著名音乐人鲍比达创作奥运歌曲时,第一次写出来的歌我们不太满意,当时我们奥组委的几个同事过去跟他讲奥林匹克精神,讲了几个小时。后来,鲍比达的经纪人讲,我们走后,鲍比达是眼含热泪把歌曲创作完的。现在全球传唱的《Weareready》(我们准备好了)就是鲍比达的作品。”而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歌《手拉手》的作曲家乔治·莫洛德尔创作北京奥运歌曲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当时老莫过来,需要寻找感觉,我们就带着他,让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在音乐工作室里面弹奏我国经典名曲《浏阳河》,对他启发很大。后来,他的《永远的朋友》里面就用到了这段节奏。”

   奥运文化是奉献

  “没有大家的无私奉献,我们的文化活动不可能取得成功。”这是王平久常说的一句话。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奥林匹克文化节”、“体育文化电影周”、“奥运景观雕塑展”等不下百场文化活动与公众见面。在无数个忙碌的日日夜夜,无论是奥组委的同事,还是华语地区的演艺明星,“无私奉献”始终是他们对奥运文化事业的承诺。

  在拍摄《Weareready》音乐电视时,曾有100多位华语地区的音乐明星参与,这其中,国际动作明星成龙给王平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成龙大哥对我说,大家都在为奥运贡献力量,他也不能落后,而且他当时一下子就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随时听我支配。”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个星期可能没什么,但是作为一个演艺界极富号召力的明星,一个星期的时间意味着放弃了大量的金钱。而此后,当成龙听说奥组委文化活动部要推出“中国故事”时,更是要免费给奥组委“打工”一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对于成龙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的时间对社会来说就意味着金钱。一个月,说几千万元都不为过。”同样,台湾歌星游鸿明为了参加《Weareready》的拍摄,自己承担了交通、食宿等一切费用。“游鸿明当时对我说,平久,只要让我来参加拍摄,其他的事情你都不用管了。我当时真的太感动了,一下呆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为了奥运无私奉献,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在拍摄志愿者歌曲《我是明星》时,香港歌星周华健诚挚的笑脸打动了每个人,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说明,无论你是做什么的,只要你有一张真诚的笑脸,而且真心的为别人服务,你就是明星。著名音乐人小柯“随叫随到”,刘德华为残奥会歌曲尽心尽力,106名世界小姐为火炬传递放歌,席琳·迪翁放弃天价出场费为北京奥运创作歌曲……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大家的愿望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奥运音乐做好。”王平久说。

  目前距离奥运会开幕只剩下160多天了,王平久和他的同事们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4月份,我们要做‘中国故事’展示目录公布、奥运景观雕塑颁奖和奥运歌曲发布三件大事,4月以后的事我就不用说了,你可以想象有多忙。”但是,如此忙碌,王平久和他的同事们却丝毫不觉疲倦,相反,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们相信他们为之付出全部努力的事业必然会取得成功。“2008年虽然很忙、很累,但是我们很开心。用白岩松的一句话讲,我们‘痛并快乐着’。”

  (左上图为刘德华在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演唱奥运歌曲;下图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门神”。图片由北京奥组委提供)

  图为奥林匹克文化节场景。本图由北京奥组委提供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