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京珠北:于冰最寒处鼓与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16:57 金羊网-羊城晚报

  

探访京珠北:于冰最寒处鼓与呼

  坪石镇天堂村,孩子不知人间疾苦,捧冰开颜本报记者 陈秋明 摄

  呵一口暖气,霜凝雾聚;淋一场大雨,滴水成冰。这是一个-5摄氏度的冰雪世界,这也是新闻人奔波驰骋的疆场。

  京珠高速粤北段常年会有几天结冰,以致今年结冰初期并没引起重视。当人们领悟到严重性的时候,韶关北段已经滞留过万车辆,数万群众在寒风冷雨中瑟缩难行。

  “去京珠北看看,听说那边情况严峻,带多几件衣服。”接到命令的记者出发了,“天真”地认为三两天就能回家。但到了曲江、龙归,触目都是滞留多日、被风雪摧残得不成样子的旅客,大家很快打消了回家的念头。而到了大桥、云岩,更是目睹风雪如何剥夺人的尊严:便溺冰结在公路上;老弱妇孺瑟缩着,难以动弹;断粮断水,苦等的人们迷惘、焦急、无奈……

  于是,没来得及落脚歇息,就开始采访了。晚上八九时回营,凌晨三四时交稿,清晨六时起床———这是所有一线记者的作息表。由于路途堵塞严重,许多人甚至每天只吃一顿饭。部队野战炊事车前来救援时,刚做好的馒头和热汤香味四溢。忙碌的子弟兵热情招呼记者用餐。这才恍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正常吃饭了。

  在冰天雪地采访,记者的身体受到极大考验。羊城晚报摄影记者阙道华是个大个子,到达当天为了抢图片而长时间淋雨,染寒得病。然而此后数天,他照样端着相机走在白茫茫的冰原上。

  到后来,记者所承担的已不只是单纯的采访任务了。由于长期往返冰原,熟悉相关部门,很多时候,采访车就是“物资运送车”,记者就是代发求救信息的人。“记者同志”,往往成了受困民众中人气最旺的一员。

  时间推移,京珠北采访的工作次第换班。新闻人互道珍重之后,总有人要留下。羊城晚报记者喻彬、宋金峪、林桂炎今年没赶上和家人吃团年饭。在万家团聚之时,他们仍在受灾最重的乳源采访。

  本报记者 李春暐

  (编辑:Robby)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