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妈妈”的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05:5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访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

  目前,全世界尚存1800余只大熊猫,其中1600只左右生存在野外,240只被人工圈养。然而,“国宝”大熊猫自身的“三难”(自然交配难、怀孕难、幼仔成活难),却仍在时刻威胁着“1800”这个数据。如何让大熊猫更好繁衍生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十几年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被同事亲切称为“熊猫妈妈”的侯蓉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94年,侯蓉从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从事大熊猫繁育研究。当时基地研究工作刚起步,她参与组建的实验室,主要做繁殖生物学研究和保护遗传学研究。她和同事一起,探索出细管冻精研制、按摩采精等多项新技术,一定程度上攻克了大熊猫繁育难关。目前,基地的大熊猫数量已由1994年的22只增长为68只,新增的40多只大熊猫无一例近亲繁殖(三代以内婚配生子),种群实现了良性发展。

  侯蓉告诉记者,当前旅居海外的大熊猫为32只,它们大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不幸的是部分个体多年没有“子女”。究其原因,主要是大熊猫在择偶上最为挑剔,自然繁殖成功率非常低。旅居美国亚特兰大的伦伦与洋洋就是这样一对,它俩婚配4年却一直无后。“2006年3月,我受邀前往美国,通过直肠按摩结合电刺激采精新技术,初次成功采集到洋洋的优质鲜精0.7ml,为伦伦进行人工授精并使其怀上熊猫宝宝。”侯蓉自豪地表示,这项技术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赞誉与尊重。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侯蓉说,世界的大熊猫几乎都在中国,中国的大熊猫则主要集中在四川,身为成都大熊猫工作者,自己有理由、有责任尽最大努力,做好四川大熊猫繁育、保护工作。对于新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侯蓉表示,感谢党和人民给予她这份荣誉,同时这也是一种责任,在今后工作中,她将倍加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大熊猫繁育研究、遗传保护作出应有贡献。

  本报特派记者 张魁勇 陈文勇 摄影 邹小华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