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现10处春秋战国遗存 为研究煮盐业提供实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18:1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沧州3月5日电(记者 张春明)记者从河北省沧州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沧州市考古队在对海兴杨埕水库工程考古调查时,发现10处文化遗存,煮海盐器具的残片星罗棋布于地表,这些文化遗存的勘探发掘活动近期将展开。

  海兴杨埕水库是为沧州市渤海新区提供淡水水源的重点工程。去年12月初,沧州文物局和海兴县文管所人员组成的考古队进驻工地,考古队员对1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细致摸查,发现文化遗存达10处,其中包括海兴县文物保护单位无棣邑遗址、齐堤东端一部分,其余则为村落和聚落遗址。

  据介绍,这里的文化遗存多属于春秋和战国时期。工程地表上暴露着很多陶器残片,最多的为一种厚壁红陶釜的碎片。釜壁的厚度达四五厘米,这在同时期发现的陶器中十分罕见。残片的外面有清晰的绳纹,内壁密布着窝点。从发现的位置和器物本身的特点推断,红陶釜应和当地煮盐业有关。据了解,截至目前,河北省对于春秋战国煮盐业有关的勘探、发掘和研究仍为空白。

  据悉,这10处文化遗存的勘探发掘活动将于近期展开,届时将为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煮盐业提供实物资料,一些相关的学术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完)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