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从紧”不会变,总理开出九副药方平抑物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04:41 东方早报

  [报告摘要]

  今年GDP8%、CPI4.8%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今年经济工作,要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

   宏调不一刀切不急刹车

  必须坚持搞好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坚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政策,注重实际效果。只有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整个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经济运行中深层矛盾存在

  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仍然突出。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投资率持续偏高;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偏大,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特别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相当突出,改革攻坚任务繁重。

  广大群众最关注物价上涨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当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是广大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8%,主要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物价上涨有多方面因素:国内农产品价格多年在低位运行,近期价格上涨有其必然性和一定合理因素,但对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影响较大;近年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也直接影响国内价格上涨。由于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将存在,今年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同时,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升,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涨过快,防止通胀任务相当艰巨。”

  报告提出九副“药方”平抑物价

  “一要大力发展生产,特别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生产,认真落实支持发展生产的政策措施,搞好产运销的衔接。二要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坚决制止玉米深加工能力盲目扩张,违规在建项目必须停建。三要加快健全储备体系,改进和完善储备调节和进出口调节的方式,适当增加国内紧缺重要消费品的进口。四要把握好政府调价的时机和力度,必须调整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和公共服务收费也要从严控制,防止出现轮番涨价。五要健全大宗农产品、初级产品供求和价格变动的监测预警制度,做好市场供应和价格应急预案。六要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抓好教育收费、医药价格、农资价格及涉农收费的监督检查。依法打击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七要及时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特别要增加对生活困难群众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贴,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八要遏制生产资料尤其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九要坚持执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解读]

  “从紧”并非一刀切,也不是踩急刹车

  据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8年我国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这表明稳定物价、防止过热仍然是当前经济工作主要任务。

  报告提到,当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是广大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今年经济工作,要把“防过热、防通胀”作为宏调首要任务。报告表示,今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报告指出:一定能够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今年1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创下单月历史新高,引发了人们对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否松动的猜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盛松成认为,在当前经济增长偏快、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过大的背景下,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完全正确的。1月份的信贷高速增长,更表明了采取从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进行适当调控,更有利于中国经济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增长和持续繁荣。

  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物价及相关问题,提及次数之多是历年报告所罕见。盛松成认为,这既体现党和政府对民生工作高度关注,又说明通胀压力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紧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一种预调和微调,不是急刹车。可以说,只要通胀的压力不减缓,从紧的货币政策就不会改变。通过和稳健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可以实现有保有压,体现中央的意图,有利于解决结构调整和‘三农’等急需解决的问题。”盛松成说。

  最近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结束了自2007年11月以来连续两个月新增贷款下降的局面,以8036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也在去年末短暂回落后,再次以18.94%创下新高。新增贷款的大幅增加既有季节性因素,也有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仍然强劲,企业贷款量需求较高等因素。

  在投资、货币、信贷、外贸顺差、物价等数据均高位运行的情况下,我国今年面临的宏观调控形势依然严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说,当前我国的经济金融环境比较复杂。一方面,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风险仍然存在,说明当前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重要前提并未发生改变,不应当改变货币政策的基调。

  实际上,1月16日央行宣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已经打响2008年货币政策调控“第一枪”。但“从紧”并非意味着“一刀切”。央行、银监会均已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加大对抗灾救灾必要信贷支持力度。步入2月份后,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贷款的发放数额还会增加,但保持总供求关系平衡是不会变的。

   [解疑]

  物价为什么上涨?内外多种因素齐推

  “在2007年物价上涨4.8%的基础上,受国际市场价格传导、国内供给约束以及资源要素价格调整等因素影响,预计2008年物价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这是今年物价调控目标设置创新高的根本原因。”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说,“单拿今年1月份物价上涨7.1%来说,不难看出今年物价上涨仍有较大的压力。”当前物价上涨的内在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由于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将存在,今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同时,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升,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涨过快,防止通货膨胀的任务相当艰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分析说,从目前物价上涨情况来看,成本推动因素十分明显。由于传导效应,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导致其他相关产品价格上涨,波及面在增加。从国际来看,国际油价、粮价等上涨都会导致输入性通胀,食用油受国内外因素影响,价格走势也不乐观。

  4.8%是否通胀严重?仍在可承受范围内

  对4.8%左右的物价涨幅控制目标,有些人也存在疑问: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今年经济将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一般来说,物价在4%以下为温和可容忍的通胀。现在定为4.8%左右,意味着今年物价形势比较严峻,也表明政府对此做了充分估计。”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不过,4.8%左右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处于温和到不温和的转变区间,还没有恶化。”贾康表示,4.8%左右的物价涨幅目标创近年来新高并不可怕。当前,关键在于防止物价形势出现较为严重的转变,呈现明显的通货膨胀,这是物价调控的主要任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安徽分行行长赵鹏认为,2008年物价骤降的可能性极小,总体上仍将保持高位运行。“鉴于当前物价的形势,4.8%左右物价涨幅控制目标的设置与去年物价实际上涨持平,这也尊重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实事求是。”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物价涨幅控制目标设为4.8%左右也考虑到了居民、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据新华社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