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06:07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本报北京3月5日电(川报集团特派记者成都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陈文勇张魁勇)今天下午,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代表来到所在的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四川代表团团长刘奇葆主持会议并发言。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等代表在会上发言。参加审议的还有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华等中央国家机关的同志。受国务院委托,卫生部部长陈竺到会听取审议意见。

  李长春对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赞同,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思路表示肯定,并提出了希望。

  刘奇葆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个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报告,关注民生、亲民为民的报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报告,催人奋进、凝聚力量的报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报告。报告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通篇贯穿科学发展观,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了重大部署,必将动员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伟大实践。

  刘奇葆说,过去五年,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种种困难和挑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五年,是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事业全面加强、富民惠民成效显著的五年。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正确的、有效的。我们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刘奇葆说,政府工作报告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一定结合四川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做到努力于快、服从于好、又好又快发展。

  刘奇葆说,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站在新的起点谋划四川跨越发展,提出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明确了“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确立了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要突出工业强省主导,着力抓产业发展。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打造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四大城市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突出产业化经营,着力抓现代农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以生猪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建设。要突出交通枢纽建设,着力抓基础设施。优先建设各类出川大通道,使出川铁路大通道由4条增至10条,加强高速公路主骨架建设,今年开工建设双流机场二跑道和新航站楼。要突出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抓开放合作。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要加强西南协作和与周边省区市的合作,共同建设成渝经济区,有效对接泛珠三角、长三角合作;搞好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适时开展政府机构改革。要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抓科技教育。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组织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要突出改革创新,着力抓文化建设。坚持一手抓投入、繁荣文化事业,一手抓改革、发展文化产业,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突出行政效能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抓发展环境。要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抓和谐构建。实施“八项民生工程”,深入开展“平安四川”创建活动,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创造安定祥和的社会局面。

  蒋巨峰在发言中表示,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党的十七大精神,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个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我完全拥护和赞成。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好报告精神,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的部署,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努力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综合实力,不断深化改革,实施充分开放合作,依托优势产业基础进一步做强做大现有产业,依托科技、人才、市场和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拓展发展空间;坚持共建共享,着力改善民生,认真组织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结合四川工作实际,蒋巨峰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建立“6+1”资源开发新机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允许地方参股投资资源开发、实施资源产品留存制度、支持资源就地转化,并在财税政策上对资源所在地给予倾斜和支持。建议在四川省率先开展综合试点,探索建立资源开发新机制。二是支持攀西战略性资源开发。建议批准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示范区”,把攀西地区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设立攀西钒钛产业投资基金。三是支持我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在重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同时,在我省川东北和8大老旱区布局一批骨干水利工程,支持已建工程续建配套。四是支持帮助我省建设西部金融中心。

  李春城、吴新春、唐利民、郑晓幸等代表先后发言,大家一致赞同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就统筹城乡发展、文化建设、科技教育、企业发展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期盼

  3月5日星期三晴

  春日的暖阳下,李小兵,一位从四川宜宾来京的农民工,斜靠在天安门西侧红色城墙下边的椅子上,好奇地打量着长安街上疾驶而过的大巴。虽然至今仍没弄明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区别,但并不影响他对这些坐在大巴内的陌生人寄托希望。

  “以前我不知道谁代表我,觉得开会(两会)就好像另一个星球的故事,离我们太远。”李小兵说,“今年终于有三个人可以为我们农民工说话了。”

  李小兵指的三个人是今年首次当选的三位农民工代表,他们是一亿五千万中国农民工的代言人,这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首次出现农民工的身影。

  不久前,十多位基层代表还走进中南海,就温家宝总理将在本次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发表意见和建议,他们中有种粮大户、山村教师、养猪大户、煤矿工人、下岗再就业人员、农民工、社区医生等。

  3月5日,人们看到了更多的“草根”代表亮相人民大会堂。在官方公布的人大代表名单中,省级官员代表比上届减少了三分之一,而一线工人代表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增加了七成以上。

  在天安门城楼前,几名游客向记者谈起他们对两会的寄望,有的希望物价降一点,有的希望工资涨一点,有的希望环境好一点,还有的希望孩子读书便宜点、老人看病方便点……

  本报特派记者 陈文勇 张魁勇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