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美康” 乱忽悠 蒸出“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08:53 辽一网-华商晨报

  

“蒸美康”乱忽悠

  1680元的排汗运动机,用两次就坏了 专家认为10处误导夸大,滥用易致病

  核心提示

  只要打开电视机,保健器材、化妆品、手机,电子产品等等,无数的商品广告会铺天盖地地向消费者袭来,让人眼花缭乱。

  而在电视购物“大行其道”时,随之质量问题、宣传问题、售后问题等也铺天盖地而来。因此,不仅消费者需要擦亮眼睛、避开陷阱,对于电视购物规范立法也迫在眉睫。

  “1680元买的排汗运动机,用两次就坏了。”

  家住沈阳市东陵区的赵丽(化名)表示,今后,再也不会轻易相信电视购物的产品了。

  千余元排汗运动机就能用两次?

  20天前,赵丽在家看电视,某个电视频道上播放的电视购物广告正宣传一款叫“蒸美康”的排汗运动机,售价1680元一套。

  “广告说这东西能清除疲劳、改善睡眠,还有一堆其他功能,看着挺好,就照着电视广告上留的订购热线买了一套。”她说,回家一看,没有发票,只有一个粉色的购物凭证。

  但接下来的事情,让赵丽非常气愤。

  刚用了两次“蒸美康”,她发现这套仪器不好用了,“蒸汽袋子的拉锁不好使了,使用后根本没感觉到什么特殊的功效,且这个产品的蒸汽锅也有问题,蒸汽只往上面鼓,不往蒸汽罩里去。”

  没办法,赵丽的女儿小张就得蹲在地上,用手按着蒸汽锅盖,“人工”帮助蒸汽输送进蒸汽罩中。

  “看看这材料,再看看这做工,要是买之前看到产品这样,别说1680元,就是168元我也不会买。”昨天上午,小张指着眼前的“蒸美康”说。

  换货可以 但退货得等两个星期

  在赵丽家中,记者看到了这个1680元的“蒸美康”。

  在赵丽提供的购物凭证上,只写着“北京三易兰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名头,客户资料以及送货日期等栏都没有填写任何内容,商品名称上写着“蒸美康”。

  “蒸美康”出现问题后,赵丽琢磨过来,这个产品没有合格证、没有出厂日期、没有发票。

  赵丽拨打了购物凭证上的客服专线,但是一直没打通,于是,她给当初的订购热线打电话,反映情况后,对方称可以换一个新的“蒸美康”。

  意识到“蒸美康”不太对劲后,她拨打了订购热线想要退货。但对方的工作人员称:“退的事他们做不了主,得等两个星期。”

  记者看到,就连给蒸汽罩充气的气泵都是塑料的,而且使用时噪音很大,上面明确标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以后我们再也不会轻易相信电视购物的产品了。”小张说。

  赵女士昨日表示,发现“蒸美康”有问题后,她已经给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拨打了投诉电话,对方接受受理后,会作出回复。

  10处误导夸大 滥用易“致病”

  在“蒸美康”的产品说明书中,记者看到了其宣称“蒸汽桑拿浴的十大功效”。

  说明书上标有“疏通经络、净血排毒、清毒杀菌、清除疲劳、活化细胞、强化机能、减肥瘦身、美容除斑、改善睡眠和手脚冰凉”10项功能,以及每一项功能的详细宣传。

  对此,记者分别采访了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国强教授,以及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奉天中医院院长韩首章。

  两位资深专家共指出了其中10个误导、夸大的地方。

  分别是,“打通人体经络”、“对各种风湿疼痛有效”、“帮助排除体内废物及肝肾毒素”、“避免细菌”、“活化细胞”、“强化机能”、“燃烧多余脂肪”、“调节内分泌”、“消除色斑”、“浴20分钟相当于60分钟运动量”等功效。

  李国强表示,蒸汽确实有清洁毛孔的作用,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用蒸汽,一些心脏病患者、体质弱的人用蒸汽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实际上,“蒸美康”本身没什么作用,宣传中存在误导、夸大的地方,有些功效完全是归功于热和蒸汽的作用,“其实在家拿热水自己蒸也能够达到。”

  韩首章也提醒说,蒸汽后皮肤毛孔的通透性很高,随便加些药物,很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破坏皮肤的基本防御作用,“如果单单就是蒸汽的话,那就和洗桑拿浴没什么区别了,花1000多元买个机器就没有意义了。”

  事实上,蒸汽确实是一种疗法,但“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疗指导下用药使用。”专家还提醒说。

  标中国制造却说芬兰产

  按照赵女士提供的购物电话,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体验了一把“蒸美康”的热情。

  昨日,记者拨打了“蒸美康”的电话,但电话先是占线,10多分钟后,一位自称是王主管的女士打来了电话。

  一听记者是女性,王主管特别介绍:“人会冬天胖、夏天瘦,就是因为冬天不出汗、夏天爱出汗,所以用这个产品可以排汗减肥,尤其针对白领工作时容易产生的小肚子。”

  对于产品的质量,王主管也特别强调“是进口的芬兰货”,而且蒸汽罩是“潜水服”材质的,可以绝缘,水烧干了也不怕,能自动断电。

  但在赵女士家,记者却在“蒸美康”的充气泵上看到“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字样。

  而针对赵丽的情况,记者表明身份,试图找到“蒸美康”销售方的负责人,但是对方工作人员一直没有回复。

  一位售后服务中心李姓负责人表示,需要确认这个女士的“蒸美康”是否从他们购物中心购买,然后再找到具体的销售人员,才能解决问题。

  至于记者提出的“产品是否真正是芬兰进口、产品具体来源”等问题,李姓负责人开始回避问题,只反复询问投诉他们产品的消费者的姓名和电话,最后还以“听不见说话”为由挂断了电话。

  “电视购物”应及时规范

  国内某大型电视购物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国内电视购物行业中,已有两家上市公司,很多地区的电视台都开设了自己的电视购物频道,但多数只是覆盖当地范围。

  电视购物的运作模式一般包括产品选择、广告播放、电话订购、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但是,不排除一些不规范的小企业运作。

  她认为,不规范的运作主要体现在,广告可能存在夸大、过分拉高消费预期;还有服务上,缺乏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制度,不能很及时很有效地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目前,电视购物产品的宣传秩序存在一些混乱,促使消费者对电视购物的公信力有一些质疑。

  一些规模相对比较小的电视购物公司,经营者为了谋求巨大的经济利益,跟消费者和国家有关部门玩那种所谓的“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游戏规则”。

  对于电视购物的种种陷阱,业内某专家表示,相关部门需要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让存在虚假宣传的商家受到惩罚,同时也应该及时、有力度地规范电视购物这种独特的销售模式。

  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应该擦亮眼睛,找那些规模比较大、运作更规范的电视购物企业,而不能贪图一时的便宜。

  “电视购物”四大陷阱

  陷阱一:功能宣传得全面,产品宣传效果好,买回家和宣传不符。

  实例:打印机不出效果 管卖不管修

  周先生日前也向本报反映了自己的闹心事。

  原来是希望过年时照的照片,自己能打印。但看了电视购物广告后买的那个打印机,回家一打印出来的照片上全是雪花,结果找到对方,“只给了我一个厂家的客服电话,然后是修是换,人家啥也不管了。”

  结果后来还是厂家派人来的,修理员说这种打印机只适合打风景,根本不可能达到电视上宣传的那种效果。没办法,周先生又找到电视购物里的那个销售商,但对方也不管,还让找生产厂家。

  最后好不容易厂家说能给退了,可当初周先生买打印机时用的80元代金券,电视购物里的那个销售商说啥也不给退了。“明明是产品质量的问题,不是我个人的问题,可对方硬是扣下了代金券。”

  陷阱二:售后服务一售了之,产品卖出去后售后电话拨不通,不爱退货爱换货,换了之后还有可能不好使。

  实例:手机买回出问题 售后难联系

  刘女士日前给本报打电话称,前一阵自己通过电视购物买了一部手机,价值658元。当时是给孩子买的,结果买来后,手机只用了一天就坏了,好像是储存不好使了,现在只能接打电话,不能听下载到手机里的歌,也不能收发短信。

  虽然手机说明书上写着,7天内手机不碰过水包退包换,但拨打2318×××7的售后电话时,不是占线就是直接按掉。

  “这都打了四五天了,当初买的时候挺快的,现在就不接电话了。”刘女士表示。

  记者昨天帮助刘女士联系到了这家电视购物的售后人士,其2015号话务员表示,前一阵打不通是因为系统问题,“不过可以给刘女士换一个内存卡。”

  陷阱三:厂家直销,价格优惠,购物方便,送货上门,实际上价格不一定实惠。

  陷阱四:不给开发票,只留购物凭证,产品信息不详,消费者因无法举证、联系不到直销点等原因,消费者维权比较难。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郭蕾 刘艳玲 采写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