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 引领长效科学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05:52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城乡统筹的温江探索(二)

  2007年,是温江加速推进工业发展的一年,更是温江工业捷报频传、亮点频现的一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94.61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工业增加值55.5亿元,同比增长33.1%。同时,工业的快速发展拉动全区GDP突破百亿大关,实现120.42亿元,同比增长19.4%,增幅居全市第一。

  在取得近12年来经济发展的最好成绩时,温江区又成为成都市第一个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区(市)县,并作为2007年四川省唯一一个地区获得建设部颁发的“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与此同时,还获得联合国评选的“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捷报连连,铺就了温江工业发展的鲜明底色——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比翼双飞。究其原因,是正在实施的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引领着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规划保护环境

  全区工业集中进园区

  “环境是温江发展的基本资源,保护温江的环境,就是保护温江的特色,就是保护温江的生产力,就是培育温江的竞争力”。地处温郫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内的温江,因地制宜提出了生态立区战略,构建了“城市东进、工业南下、旅游北上”的区域产业发展布局:旅游北上,温江北部的温—郫(县)—都(江堰)生态示范区,是以花卉产业为主题的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紧密融合互动的产业发展区,与青城山国际景区连成一片,将温江打造成成都特大中心城市的“都市绿肺”;工业南下,就是以海峡科技园区为载体,发展新型工业,与城市化互动;城市东进,就是加快新城区建设,以光华大道为轴线深层次开发建设现代服务业,与中心城区实现无缝隙对接。

  在成为投资热土后,温江并非来者不拒,而是特别注意对生态的保护,坚决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对影响环保的项目,敢于在引资上说“不”、在促建上说“不”、在达产后说“不”。

  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是温江区工业的“一号高地”,是全区工业集中的方向。拿地处温江区上风上水的万春镇来说,该镇地处现代农业示范区内,不能再发展工业。该镇将新招商引资来的项目全部落户海峡科技园,原有的工业企业也陆续搬迁入园。温江人自豪地说,这是他们创造“内部飞地工业”模式。2007年,工业对万春镇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30%。如今,全区75.5%的工业企业都在科技园集约发展。

   果断调整导向

  走上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在去年底召开的温江区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温江区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刚所作的《深化城乡统筹,勇于先试先行,努力开创城乡一体化局面》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支撑。推动新型工业发展壮大,坚定不移地坚持“工业强区”战略,按照“两个提升、两个提高”(提升基础承载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群众生活质量)的要求,一手抓现有企业的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型产业的招引培育,推动园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相融互动中“双重升级”,切实把工业发展从单一的投资拉动升级到投资与创新双重拉动,实现科技园由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并重的转变。

  在这一理念下,温江区果断调整了产业导向——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创意孵化、总部经济等高端产业,鼓励企业把总部注册地、结算中心、营销中心、研发中心转移至温江,重点加快柳河创意产业园、天府高新技术孵化园、总部经济区和武汉光谷、迪威电子、四海集团数码机床等高新科技项目建设。在此基础上,出台优惠政策,从引进龙头企业、吸引高精尖人才、构建研发平台、建立风险投资体系、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大力度,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孵化创意等高端产业。

  2007年,温江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围绕新的四大支柱产业,把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工业项目作为培育和支持的重点,将大量的专项管理资金向产业集群发展倾斜。目前,电子机械、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印务包装四大支柱产业已形成链条式发展的趋势,主导产业中重量级的优势企业队伍日益壮大,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积极引进高新企业

  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

  新型工业化,就是要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提升,在新的起点上发展壮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破解土地、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局限,转向发展知识密集度和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低的高科技企业,以此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进园区又好又快发展。做去年,香港龙孚投资有限公司、香港大盘可再生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广东中钰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利尼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上亿元投资项目陆续落户科技园。

  站在温江工业的“一号高地”上,已经明显看到温江工业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产业逐渐转型。结合全区的整体产业规划布局,新规划设立的天府创意产业区和柳河高新技术孵化园,使得全区产业结构提档升级随之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园正是落实“优二兴三,一三互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型产业,升级传统产业,使地区工业发展由传统制造型逐步向提升核心竞争力转变的有效载体。

  据悉,2008年温江区将实施块状作战、分组团推进科技园核心产业区、柳河创意产业园、中心商务区、天府高新技术孵化园、永盛配套产业区等五大片区建设。科技园针对各组团分别成立了五个工作推进部,明确各组团的规划、建设、招商、促建的目标和职责,将稳步、有序地推进各片区的发展。

  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培养主导产业集群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温江始终坚持三个原则:坚持“规划定方向,项目定土地,投入产出密度定面积”,实行投资规模、建筑密度、产业发展方向、投入产出比重“定位”;坚持实施新签约项目交地后两个月内不开工建设,就无条件收回土地等5项促建机制,推行项目建设无障碍推进机制;坚持对投产后发现实际达不到设定的环保标准、投入产出标准等,综合运用规划、国土、环保等手段,在土地出让、人员分流等方面给予支持,促使企业的搬迁。

  今年,温江将深入推进“四个尽快”(尽快签约一批、尽快开工一批、尽快投产一批、尽快达产一批),强化招商选资,狠抓重大项目促建投产,着力培育一批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产业链完备的主导产业集群。加快迪威电子、龙孚科技、科创药业、香港中联汽配、四通数控机床等项目建设;确保三精升和制药、青岛啤酒、菊乐乳品等按期投产;坚持招大引强,着力引进投资强度高、产出质量高、科技含量高的“三高”项目。加快集群内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重组改造,壮大维奥、统一等主导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大企业集团,切实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内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实施资本运作,启动企业上市助推工程,积极协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力争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35%。

  采写 温宣 李娟

  采访手记

  可持续发展

  环保和发展,很多时候是一对相伴而生的矛盾,但在近几年来温江的发展历程中,矛盾的对立面变得和谐融洽了。

  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同为温江的发展战略,同时抓住这两手不放,才使得温江的跨越发展有着不竭的动力。发展工业是富民强区的必经之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难能可贵的是,温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业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工业发展和保护生态“双丰收”。

  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经营,表明温江工业发展是建立在对“生态资源是生产力”的高度认识上,而随着对这种认识的不断深化,良好的生态日渐释放出强大的生产力,推动了城乡统筹的良性发展。该区近年来在推进城乡统筹中取得了巨大成绩,横亘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鸿沟正在被逐渐填平——这也是二者互融互促的明证。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