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02:40 华龙网-重庆晚报

  

赎罪

  黑黑的树桩旁已经有了新树苗,邱天仕老人略感欣慰。

  

赎罪

  周心龙(左)、邱天仕上山前维修植树工具。

  故事导读

  2006年8月一天,老农邱天仕和周心龙夜里赶路。邱天仕将未燃尽的火把随手扔在路边,引发森林火灾。后来,法院判决两位老人植树补过。对于这样的“人性化判决”,他们履行会不会走过场?

  近日,记者回访发现,两位老人正在自觉用行动赎罪——植树、护树、爱树。

  昨日,又是植树节。忠县任家镇铁山村周武山,细雨霏霏,山雾弥漫。67岁的邱天仕和70岁的周心龙,一大早就扛着锄头、带上铁锹上山。两位老人记得,从被判罚种树起,已是第68次爬上周武山。

  这里曾绿树成阴,2006年那场大火后,变得光秃秃的。如今,新种下的15000棵树苗,为周武山凭添了一些绿意,让两位老人愧疚的心得到一丝安慰。

  一块石头压住一棵小树苗,邱天仕放下锄头,弯下腰,右手牵着弯曲的树苗,左手轻轻取走那块石头。周心龙赶紧找来两根枯树枝,支起这棵树苗。

  “栽下就闹春旱,年终又有雨雪冻害。”有近3000株树苗没成活,两位老人有些难过。他们不顾额头的汗水和雨滴,一边清点枯死的树苗,一边扩挖定植穴。“还得补种上,不能漏栽一棵。”

  身旁,是大火留下的黑黑树桩。周心龙说,每次看到这树桩,就会想起那场熊熊大火......

  失火烧山 判罚植树

  “我们做错了事,一定种好树。” 听到判决,邱天仕和周心龙连连鞠躬。

  2006年12月28日,市二中院刑事审判一庭对忠县任家镇“8.29”铁山森林火灾案做出终审判决——改判邱天仕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改判周心龙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同时,责令两人回家后在过火的山头植树补过。

  “感谢你们宽大处理,我们做错了事,一定种好树。”听到判决,邱天仕和周心龙连连鞠躬,深表感谢和忏悔。

  邱天仕和周心龙,分别是忠县任家镇铁山村人和新生镇万井村人。

  2006年8月29日晚9时,邱天仕和周心龙帮人割完稻谷回家。途经铁山村10组周武山集体森林(小地名陡坎子)时,邱天仕将燃烧未尽的火把随手扔在路边林内,引发了森林火灾。

  后经忠县3000余名干部和群众奋战近10小时,最终扑灭大火。这场大火造成森林过火面积142.3亩,受灾面积74.2亩,烧死马尾松等林木9424株,立木蓄积面积258.74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5万余元,间接损失17万余元。

  2006年10月,忠县法院以失火罪一审分别判处邱天仕、周心龙有期徒刑3年半和3年。

  “真坐牢的话,他们的家就完了。”铁山村村主任田安琼介绍,今年67岁的邱天仕是五保户,去年12月住进了铁山村五保家园。70岁的周心龙是贫困户,老伴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双手残疾;儿子周顺华单身,腿残疾,丧失劳动能力。

  邱天仕和周心龙上诉到市二中院,法官专程赶往忠县调查,全面了解两位老农的详细情况后,作出了该院“史无前例”的人性化终审判决。

  干群帮忙 种树上万

  当法官告诉还要看护、浇水时,两位老人觉得赎罪之路还好长好长。

  拿到这个判决,邱天仕和周心龙心里既高兴又沉重:“种一万株树,树苗哪里来,我们这把老骨头不是要种到猴年马月啊?”两位老人感到,植树补过并不那么轻松,“要是完不成任务,不还要进去?”

  “回来......好,不......坐牢。”神智不清的老伴见周心龙回到家里,拍手叫好;同时,亲戚邻里也前来慰问。

  看着神情恍惚的老伴和不能动弹的儿子,唯一让周心龙欣慰的是还能照看这个家;邱天仕也认为植树总比坐牢自在。“尽快补种上树苗,早点‘脱罚’就自由了。”两位老人这样安慰自己。

  2007年3月8日,邱天仕和周心龙开始履行法院判决——植树补过。

  为尽快完成任务,两位老人的亲友近百人前来帮忙。随后,任家镇的机关干部也赶到这里,与邱天仕、周心龙一道,在周武山被烧毁的山林里种植下15000株香樟树。

  “我们本以为栽下树就可以交票了,”没想在植树当天,市二中院刑事审判一庭庭长周进、法官谭卫华专程赶到现场验收,还告诉两位老人不光要植树,还要看护、浇水,保证绝大多数树苗成活。

  顿时,邱天仕和周心龙觉得,植树补过的路好长好长。

  挑水上山 抗旱保苗

  两位老人光着胳膊、担着水桶,在崎岖的山路上爬上爬下。

  2007年,忠县出现春旱,接连几十天没有下雨,刚栽下的树苗开始打蔫。邱天仕、周心龙想起法官的叮嘱,心急如焚。

  “挑水抗旱保苗!”周武山海拔近1000米,山上没有水源,最近取水点在山下的溪沟,一个来回要走一小时左右。为了节约时间,两位老人带着水桶、干粮上山。

  他们光着胳膊、担着水桶,步履艰难地在崎岖的山路上爬上爬下。在山下挑的满满一担水,晃晃悠悠到了山顶只剩半担。一棵树苗浇两瓢水,两位老人坚持了20来天,直到下起春雨。

  “心里……有树苗,没得……家。”自己虽然不能干活,但周心龙的老伴看到邻居忙着春播,心里也着急。

  “想提醒他,但看到他疲倦的样子又说不出口。”儿子周顺华说,父亲每天从山上回来,倒在床上就睡着了,肩膀红肿得老高。因为天天忙着抗旱保树苗,周心龙根本没时间张罗春耕春播,后来还是在邻居和亲戚帮助下,才勉强把秧苗植下去。

  “没有忘记育秧,只是没得时间。”周心龙心里有本账,“庄稼耽搁了只一季,树苗死了又是好几年啊!”

  因此,不管是春旱还是夏旱,邱天仕、周心龙都这样精心守护着这些树苗。

  “最伤脑筋的是牛羊闯进山林践踏树苗,”邱天仕说出这句话便低下头,“我们有罪,人前人后都抬不起头(不好管理)。”

  有一次,邱天仕来到周武山,发现有一群山羊闯进林地,还吃了几棵树苗。“谁的羊子,吃树苗了哦。”邱天仕一边喊,一边捡起石子赶羊群。

  “你可以烧山,羊子吃点小苗苗还不行吗?”放山羊人奚落起邱天仕来,“莫忘了,你现在还在接受人民群众管制哦。”

  邱天仕还想争辩,却怎么也张不开嘴。他只好蹲下身子,抚摸着山羊啃后留下的树苗杆,不再作声。

  “挑那么多的水才把它们保下来,好不容易哦!”邱天仕找来竹块,将被践踏的树苗一株一株扶正。他还用自己的低保金购买化肥,浇灌那些被吃掉树梢的树苗,希望能长出新枝来。

  去年冬天,忠县遭受了严重的雨雪灾害,周武山也落了厚厚的大雪。

  “天干可以浇水,冻害我们却没办法。”刨开厚厚的积雪,看着被冻坏的树苗,邱天仕和周心龙落泪了,“为了它们长大,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啊!”

  两位老人找来稻草和树枝,编织成一块又一块的毡子将树苗覆盖,以免雨雪冻害再次侵袭。

  “只有种过树才知道种树的艰辛。”邱天仕和周心龙说,想起那些被大火烧毁的树木,才知道自己的罪过有多大。所以,他们也才精心看护这些树苗,好让自己赎罪。

  植树护林 已成自觉

  希望通过努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片山林又变得绿树成阴。

  由于天气等原因,去年种植的树苗还是有近3000株没成活,邱天仕、周心龙有些不好意思。

  “这片林地土壤太薄,‘石谷子’很多,影响树苗长势。”邱天仕弯着腰,两手不停拔着树苗周围的杂草;周心龙则拔出冻死的树苗,用锄头和铁锹把原来的定植穴扩挖了一倍多:“这样能蓄更多的水,根须也不会弯曲。”

  除了植树护林,邱天仕和周心龙还现身说法,劝导身边的山民和学生要护林防火。任家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任兴荣介绍,两位老人平日里还当起镇里的护林防火义务宣传员。干旱时节,他们经常进村社、到学校,以他们的经历作“活教材”,教育山民和孩子们要吸取教训,护林防火。

  “我们是戴罪之人,希望大家吸取我们的教训。”每一次宣传,邱天仕、周心龙都这样开头,最后则以悔恨的泪水结尾:“森林也是家,我们怎么能烧毁自己的家呢?”

  任兴荣说,去年任家镇没发生一起火灾,里面有两位老人的功劳。

  新生镇万井村党员周文富说,有人曾建议挖掉山上大火留下的树桩,但邱天仕和周心龙却不干:“这一棵棵漆黑的树桩在警示我们,被毁掉的永远不会再回来……(看着它们)我们不植好树护好林,良心上怎么过得去?”

  如今,植树护林除了赎罪,还成为两位老人生命的一部分。他们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片被自己烧毁的山林又变得绿树成阴。彭瑜 报道摄影(标题书法:袁伊甸)

  网络编辑:王敏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