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神秘步步是骗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02:41 华龙网-重庆晚报

  走进骗子公司

  

人人都神秘步步是骗局

  杨家坪街头随处可见这样的招工广告 记者 吴子敬 摄

  

人人都神秘步步是骗局

  受骗者到派出所报案

  

人人都神秘步步是骗局

  受骗者指认骗子

  本报昨日报道“一套房内开了六家骗子公司”后,昨天,农民工小谭捏着晚报走进九龙坡区劳动村派出所。

  “我就晓得遭骗了!就是他!”小谭向民警指认骗子。他是看到报道后第一个来派出所报案的受害者,虽然仅被骗走50元,但“就是不想放过坏人”。

  受害者来派出所报案

  小谭今年23岁,大足县龙水镇人。今年春节后,小谭和女友商量外出打工。2月28日,镇里的广场上贴满了“商场急聘”的招工信息。小谭看中了“配送员”,第二天便和女友来到九龙坡区杨家坪建设广场。出于警惕,他独自上楼,让女友等着。

  一位自称“彭经理”的30多岁男子接待了他,得知小谭是大足人,“彭经理”立马介绍自己是永川人,拉着小谭“老乡、老乡”叫个不停。小谭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告诉对方他想应聘配送员。“彭经理”欣赏地说:“小伙子形象不错,干什么都可以!”

  小谭所有的警惕都放下了。“彭经理”拿出一张“员工登记表”让小谭填,并称要交50元建档费。小谭照办。于是,他得到一张去大坪现代大厦某物资公司上班的通知单,让他3月3日去。

  3月3日,小谭到大坪一看,公司贴着“内部调整”的通知。

  “像小谭这样来报案的太少了。”民警感叹。根据骗子的账单,有200人左右受骗,但90%的受害者都没来报案。

  “他骂我我听不到”

  记者发现,不少员工登记表上没有收钱记录,而是写着“去死”等字眼,经分析是因为骗子没得逞而发泄。

  记者找到被写上“去死”二字的员工登记表主人刘某。她称,她是江津人,想找库管员工作,看到广告便去了,结果对方让她交钱。她觉得不对,转身离开。

  和刘某一样没上当的还有大学生小安。小安想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没想到对方喊交钱。小安转身便走。

  得知骗子写“去死”骂他们,刘某显得很不屑,“反正骂我也听不到,骗子已经遭到报应了!”

  九龙坡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劳动村派出所了解情况,监察科张老师称,过年后求职上当的投诉明显增多,求职者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可以到街道、镇上的社会保障服务所免费求职。

  骗子大多瞒着家人干

  民警介绍,小谭口中的“彭经理”其实姓杨,永川区来苏镇人,33岁。此人有前科,曾两次入狱。从账本记录看,6个“经理”中杨某做得“最好”。

  他冒充好几个经理,一会儿姓彭,一会儿姓李,身上手机有好几个。民警介绍,这些“经理”大多这样,招聘广告上根本不会留自己的真实姓氏,手机也分“工作号码”和“家庭号码”。

  比如骗子陶某,黔江人,妻子是老家镇上的工作人员。他告诉妻子,他在主城包工程、做项目,妻子根本不知道他在外干这些事。直到接到民警通知,他妻子气得捶胸顿足。民警称,骗子们大多瞒着家里人干,目前还没发现家族团伙。

  除了不让家人知道,骗子们之间也保持着相当高的“神秘感”。民警介绍,6个“经理”以前都不认识,平时几乎不搭腔,坐一间屋的人顶多知道个姓。平时既不抢生意也不帮忙,但如果遇上有受骗者单独来讨钱或想动手,他们就会出手相帮。

  10块钱也扭倒骗

  昨日,记者装成求职者,在杨家坪车站随便找了几个“商场急聘”广告,先拨通一个“徐经理”的手机,根据他的指引来到杨家坪步行街重百大楼19楼。

  “办公室”是间套房,进门处沙发上坐着几个中年男子。见记者应聘,他们很警惕地发问,“你的电话是多少?”记者答对电话,一女子走上前,“你说说徐经理的电话……”记者摸出手机念出号码,女子才放心离开。

  之前接电话的男子把记者带进旁边一间小屋。屋内一中年妇女抽烟坐在电脑前,经介绍她才是“徐经理”。“你应聘接待吗?”她从上到下打量记者一番后发问。

  得到肯定答复,她立即抛出“糖衣炮弹”:你形象不错,干接待好呀!记者笑着应付。她马上开出高薪:1400元一个月,还有提成,就接电话,很轻松。说话间,她拿出一张“员工登记表”让记者填。

  “身份证我忘了带。”记者故意试探。她马上说:没身份证没关系,号码记不得就不填。于是,一张登记表除了姓名、家庭地址、居住地这些她特别强调的项目外,其他如身份证号码、学历等重要信息都不涉及。

  填完表,开始进入“主题”——收钱。“先交198元注册登记费。”她说。“啊,这么贵?”记者惊呼,“徐经理”一脸不屑:贵啥子?又不是菜市场,还要讲价吗?记者随即装可怜,称本来就没工作没有钱,以后再交。

  “不得行,这钱一个月后要退,哪里还要交嘛?”她立即换了一套说辞。随后,她又抛出“糖衣炮弹”:接待要先培训,免费的,多好的机会,你不干可惜了!

  记者推说太贵,她终于改口,“好嘛,你先交20元报名费,把名额占起嘛!”没成交。“10元嘛,10元你总有撒!”她着急了,称10元钱也可以占名额。记者以“要考虑”为由拒绝,还没走出门,便听见“唰唰”几声,刚填的“员工登记表”被撕成碎片。

  走出大门,见到有几人对着门大骂骗子,“公司也说不清,地方也不带去看,就知道收钱,骗子!”一年轻女子愤愤说道。

  随后,记者找到公用电话,将杨家坪车站附近几乎所有的招聘广告电话打了一遍,发现好几个电话的地点都是重百大楼19楼那间房。

  本栏稿件 记者 丁春兰

  网络编辑:王敏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