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亿“文化标志城”标志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08:43 东方网-文汇报

  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孙淑义在大会发言中提到,山东省正在新建“中华文化标志城”,因工程庞大,建议以国家名义设立“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基金”,纳入国家预算。由于该项目造价可能超过300亿元,不少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公开质疑,一份有115位委员联名签署的“反对”提案已于11日提交大会,其核心内容为:中华文化标志城是打着文化名义破坏历史遗产和传统文化环境,发改委应重新论证。

  以文化为名,行商业之实,毁文化之本——这种耗资巨大的“文化项目”已经不很新鲜。就在不久前,横店集团执意融资200亿元复建圆明园,再往前看,河南新郑曾兴师动众建造一条长达21公里且披金戴玉的“华夏第一祖龙”,重庆巫山曾计划建造138米高的“神女塑像”,而乐山还曾有过“复活”巴米扬大佛的“冲动”……结果无一不招致公众痛批。

  然而令人不解的恰在于此:违背文化本义的“文化项目”不但没有在批评声中偃旗息鼓,反而有愈战愈勇之势,特别令人担心的是,在少数学界精英的精心装扮之下,这些所谓的“文化项目”的文化外衣越来越郑重其事、甚而有了几分崇高的味道。就拿“中华文化标志城”来说,由知名学者领衔的《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堂而皇之地提出了“建设国家文化副都”、“体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核心精神理念、核心道德信仰的东方文化圣城和共有精神家园”的宏伟目标。

  靠搭“脚手架”究竟能不能给全国人民带来“共有精神家园”,问题的答案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何以偏偏就有官员甚至学者乐此不疲地推进此类项目?笔者查阅了以往此类的“文化项目”,发现资金数额庞大是它们共同的特点:“华夏第一祖龙”计划耗资3亿,巫山“神女”计划耗资4亿,到了“中华文化标志城”,“300亿还不够”的投资规模更是令人咋舌。300亿元是什么概念?最近5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经费为2.36亿元;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长城、颐和园等在内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为1.49亿元;“十五”期间国家财政对文化部系统的文化事业费拨款为133.82亿元……

  有媒体报道,经过7年论证,目前中华文化标志城已经拿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复,虽然尚未明确建设方案和投资规模,但“适时启动”却似已板上钉钉。令人诧异的是,这些疑似“文化项目”,何以一次又一次轻松地通过论证、审批等程序,成为了取用公共财政和资源的理由。撇开少数学者确抱有弘扬中华文化的真诚,在文化大旗下唾手可得的资金、土地以及对政绩的盲目追求恐怕正是主导此类事件前仆后继的根源。

  所幸,有了今年的全国“两会”;所幸,已有大批敢于直言、擅于协商的政协委员提出了反对意见;所幸,日益开放的会风让消息传播到了社会公众的耳目中;所幸,忽悠公众已经不太容易。就让我们期待“中华文化标志城”就此终结在纸上。本报记者钮怿(本报北京3月12日专电)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