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台会“走路” 移动中为您报天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08: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气象台会“走路”移动中为您报天气
气象台会“走路”移动中为您报天气
负责播报天气预报的气象台也能移动?别不相信,投入约200万元的我省首个 “移动气象台”将于近日抵达成都。这个“移动气象台”有两大绝招,一是来去自如,二是预报准确,专门负责受灾现场、大型庆典活动现场的天气预报服务。目前,这个 “移动气象站”已组装完毕,正在北京调试,很快就能运抵成都发挥作用。昨日,省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副主任于嵘庆向本报记者进行了独家揭秘。

  依维柯改装 酷似会议室

  气象台之所以能移动,秘密就在于它其实是一辆车。于嵘庆介绍,这个“移动气象台”由24座的依维柯中巴车改装,车顶装有风向标、观测仪器、照明系统等,车身还有“气象应急”等字样。在“移动气象台”内部,有专门的会议桌、办公区,看起来酷似一个会议室,而且正前方还有大屏幕液晶显示屏,控制台有四个电脑屏幕,“车内可同时容纳6个预报员工作,阅读资料、进行会商、做出预报,这些都可以在车内完成。”于嵘庆说。

  三套观测装备 随时随地做预报

  “移动气象台”配有三套观测设备,由于预报员主要根据这些观测资料得出预报结论,观测设备可称作是预报员的眼睛。专家告诉记者,“移动气象台”预报准确率很高,是因为“眼睛”透亮。原来,“移动气象台”车顶装有一套固定观测设备,可测出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等实时资料。还有两套不固定的设备,气象车停下来之后,另两套观测设备可以在现场一公里范围内或沿线相关区域派上用场,和车顶设备一起全面观测各种气象要素。“以前发生紧急情况,我们也派预报员去,但只能人工提着设备观测,效率很低。现在有了移动气象台,就太方便了,想开到哪儿就去哪儿,而且数据都是自动传输到电脑,随时随地都能进行预报。”

  卫星接收系统 欧洲天气都看得到

  除了现场观测,了解其他地方的资料对预报也很重要,“车顶装有卫星接收系统,就连欧洲的天气情况,预报员都能看到。”专家介绍,通过车上的业务平台,预报员可调阅北京、欧洲、日本等地的数值预报,以及地面高空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自动站资料等。

  同时,“移动气象台”设计也很人性化,车上还配有可自动伸缩的遮阳篷,烈日当空时,遮阳篷打开,预报员就能免受暴晒之苦。

  下暴雨别担心 移动气象车马上到

  “移动气象台”到底能派上什么用场呢?专家举了个例子,比如成都金堂下起了暴雨,以前气象台预报员只能在办公室干着急,现在预报员可以坐上移动气象车,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在现场进行6小时内短时天气预报、6-12小时天气预报和72小时内短期天气预报,为防汛指挥中心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此外,还能在各种大型活动现场派上大用场,如北京奥运会,肯定会有若干移动气象车开到现场,像成都举办的糖酒会、花博会等大型活动,移动气象车也能在现场提供短时天气、风、气温、湿度等要素预报。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如开县井喷、森林火灾等,移动气象车还可以到现场做出准确天气预报,为救灾提供气象保障。

  应急气象保障系统 我省将逐步建立

  专家介绍,预计月底“移动气象台”就能抵达成都,在今年汛期肯定能发挥作用。在应急事件的气象保障方面,我省以前的系统建设滞后,往往只能临时组织有限设备及人力资源,时效慢,服务效果不佳。而在这辆移动气象车投入使用后,我省还将陆续增加移动气象车数量,满足抢险救灾第一线及大型社会活动对天气预报服务的需求,并逐步建立应急气象保障系统。

  眼线最多 我省气象站数量全国第一

  周日(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主题是“观测我们的星球,共创美好的未来”,“观测是天气预报基础中的基础,如果没有观测资料,预报员就成了‘睁眼瞎’。”省气象局局长赵广忠昨日对记者说,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度,我省气象部门花了巨大精力致力于观测,从地面、天空、太空搭建起立体的气象观测系统。

  据介绍,我省气象站数量在全国最多,有157个站。气象站每天负责提供气温、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依据。157个站里有140个站是自动站,仪器和电脑直接连接,自动将数据传输给电脑。还有17个位于边远地区的气象站靠人工测气温、湿度等指标。为增加站点密度,对气候变化和中小范围灾害天气进行准确监测,我省还建有800多个加密观测站。并规划5年内,在全省主要江河流域、主要城市带、主要交通干线、重点旅游景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城和重点乡镇等,建设1254个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很大程度上提高气象灾害预报水平。

  目前我省有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分别位于成都、绵阳、广元、宜宾、南充、西昌,对暴雨预报有很强的针对性。还有7部测风雷达,位于成都、达州、宜宾、红原、西昌、甘孜县和巴塘县,加上内江的一台数字雷达,全省共有14部雷达,已经构成雷达网。将探空气球放上天之后,这些雷达跟踪气球,能探测到全面准确的数据,是观测系统里最明亮的“眼睛”。现在气象卫星已运用到浓雾监测、高原积雪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领域,卫星在最高的空中俯瞰,护航我省观测系统。记者李欣忆实习生王晓婧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