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7成公众认为当前官员考核症结在缺乏民意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10:5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24日电 官员考核中如何体现民意?新一期《人民论坛》杂志在有关“官员考核中引入群众满意度系数”的调查显示:72%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干部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症结”是“个别地方和部门民意测验、民主评议走过场,徒有形式”、“考核主体缺乏民意性,缺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让广大群众参与评判与监督的渠道与机制” 。

  《人民论坛》通过网络问卷方式调查3948人,同时调查采访了189位各级党政官员和民众。 专家学者、党政官员肯定了引入“群众满意度系数”的积极意义,认为此举是保证政府“良政善治”的有效手段,落实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专家强调指出,责任政府是“让群众满意”的制度保障。

  “当前干部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症结”在哪,调查结果显示,72%的受调查者认为是“个别地方和部门民意测验、民主评议走过场,徒有形式”(1500票)、“考核主体缺乏民意性,缺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让广大群众参与评判与监督的渠道与机制”(1350票),其他依次是“‘注水式’政绩、‘包袱式’政绩和‘媚上式’政绩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648票)、“GDP崇拜、‘数字’出官,致使官员成天围着GDP转,‘招商引资’气息浓厚”(520票)等等。调查结果显示,百姓对于在干部考核中建立和完善广大群众参与评判与监督的渠道与机制抱有较大的热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少受访者对于个别地方和部门民意测验、民主评议走过场的不良现象心知肚明,并表达了不满意。

  专家同时认为,应充分认识官员考核引入群众满意度系数的难度。由于中国还处在社会转型期,无论是考核机制还是软、硬件等,都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官员考核引入群众满意度系数必将遇到当初未能预见的困难。但这并不能成为推进完善干部考核机制的借口。目前在推进官员考核引入群众满意度系数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必须予以正视。据了解,这也是一些地方在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